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50章 (一百四十八)舍生取义

第50章 (一百四十八)舍生取义

(一百四十八)舍生取义

今天晚上,黄河边的风实在是太大了,火折子刚把盖子拔掉,就被大风彻底的吹灭了火。没有火,即使燕军的辎重粮草都被浇上了油,也没有办法毁掉。

而距离他们现在位置最近的火源,就是一百多步之外,鹿角拒马上面插着的火把。

鹿角,不是鹿的角。而是把胳膊粗的木头一端削尖,根据需要的长度两两交叉捆在一起。下面固定在四根木头做成的方框上,这样有东西撞到的时候,就会把力传到下面的方框上,不会轻易变形;而上面的交叉处,也要横上一根两头削尖的木头,用来保证交叉起来的木头也不会向上移动。

基本上就是一种四面都有削尖木头的路障。就是用来阻挡人和马前进的防御性武器,也叫鹿角拒马。

鹿角不仅会围绕营盘的外围摆放,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在需要征战防御的地方摆放。比如主将的中军大帐周围,战马马圈周围,还有就是粮草辎重周围。

而营盘当中在重要的路段点燃火把,就是为了照明用的。官兵们在规定的时间进入睡觉的帐篷之后,无论什么情况都不允许走出帐篷,违令者斩。就是担心士兵乱走动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分辨敌我。

除了站岗巡逻的士兵,营盘当中不会再有别的人走动,如果有就是敌军。但无论是自己人走路,还是发现前来偷营劫寨的敌人,都需要光亮才行。没有火把和长明灯照亮,巡逻的士兵也会像瞎子一样。

因为粮草辎重是重中之重,既要防止别有用心之人靠近它,又要防止自己家的火把被风吹倒烧了自己家的粮草。所以火把必须得有,但要放在安全距离之外。

看着一百多步之外的火把,十几名秦国新军士兵飞一样的跑了过去。他们要在燕军合围过来之前,把火种拿到粮草辎重这里,点燃他们刚刚浇上的火油。

人玩起命来,潜力是无穷的,只一会的功夫,十几个人就已经砍断了鹿角拒马上捆绑火把的粗绳。其中一个人双手抱起比他胳膊还粗的火把,在同伴的保护下就往回跑。

他们的意图,立刻就被闻声赶来的燕军巡逻兵看明白了。一轮箭雨过后,仍然能够行动的,就剩下抱着火把的秦国士兵和两名保护他的同伴。而且三人身上都插着羽箭,跑起来踉踉跄跄的,看来受伤不轻。

燕军的巡逻兵冲上前去,把三人砍杀之后,又不断的踩踏着那支粗大的火把,想要把火焰熄灭。要不是营盘当中都是黄土而不是沙地,火把早就被熄灭了。

很快就有反应快的燕军士兵赶着去存放沙土的地方取能够灭火的沙土了。灭火的水和土,是军营当中的必备品,只不过现在这种隆冬时节,水早已经被冻成了冰,反而不如沙土更好用。

这边慕容垂指挥部下分头去抵挡逐渐包围上来的燕军巡逻兵,眼睛却望着被燕军巡逻兵围在当中踩踏而火光一点点变小的火把,急得他在这滴水成冰的隆冬季节里,头上豆大的汗珠不断的往出冒。

再派人去把火把抢过来?可看那细小的火苗,估计即使抢到了手里,在现在的大风当中拿到这里也只剩一根焦黑的木棒了。

再向四周望去,再近的火把最少也在几百步之外,不是插在高高的旗杆之上,就是捆绑在比鹿角拒马还要高的拒马长枪之上。

时间来不及了!现在包围过来的还只是燕军的巡逻队伍。已经接受休息的命令在帐篷当中睡觉的士兵们,在没有新的军令传达下来之前,他们是绝对不敢走出帐篷的。

如果他们没有得到军令就敢走出帐篷截杀偷营劫寨的敌军,他等待他们的结果不是被敌军杀死,就是被自己人行了军法。

原因很简单。一年之前燕国太师上庸王慕容评亲身经历的那次营啸,就是可能发生的结果。与那种最坏的结果相比,被敌军偷袭得手,烧了大军粮草辎重都是可以接受的小意思。

可等到中军主将慕容评的军令传达到了之后,营盘当中的士兵们就会有序的走出帐篷,对前来偷袭的敌军进行合围歼灭。那个军令不会等待太久,很快就会传达到位。

以慕容垂对慕容评的了解,虽然自己这位皇叔很是贪得无厌,但在行军打仗方面,的确是个行家里手。而且慕容评很好战。

就在慕容垂急得满头大汗却又无计可施的时候,他身边的一名秦军士兵大声的对着慕容垂说道:“将军!我叫李二牛,是从邺城逃到这里的汉人!将军!一定要打败燕军!”

说着,他把手中的葫芦重重的砸碎在了自己的胸口。葫芦里面装着的火油,从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