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57章 (一百六十九)破敌之法

第57章 (一百六十九)破敌之法

之处,所以叫投石车。

三国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就用部下刘晔制造的投石车破了袁绍的高橹,当时刘晔称之为霹雳车。而同在三国时期的马均,据说发明了六个抛臂的投石车,取名叫旋风砲,可史书上并没有旋风砲在实战中应用的案例。

霹雳车和旋风砲可能比投石车复杂,所以流传下来的实例并不多。可投石车就简单多了,随军而来修补兵器战甲和马鞍的工匠们都会制造。昨天在慕容评的命令下,又有足够的士兵帮忙,长安附近木料又十分充足,一天就打造了二十架出来。

之所以之前慕容评一直没有打造投石车,是因为投石车使用起来很麻烦。

一块重五十斤的石头,需要三十人拉动抛射的绳索,才能达到百步的距离,可五十斤重的石头对又高又厚的长安城墙造不成伤害。

如果想要增加抛出石块的重量,那就要打造更大的投石车,同时需要更多的士兵去拉动绳索,还要接近与城墙的距离。

投石机威力最大的距离是五十步,而这个距离远近过弓弩的射程,也就是说,投石机完全在弓弩的射程之内才能发挥威力。

(一百七十)初战告捷

拉动投石机绳索的士兵要全心全力的拉动绳索,所以他们不能携带兵器,他们的安全就需要另外的士兵进行保护。而每一次抛射出去的石块,因为拉动绳索的士兵用力的大小,方向的不同,着落点也差别很大。

不能保证进攻的准确性就不能对敌军构成威胁,同时还要自己人的保护。把几百人置身于敌军的弓弩箭雨之下,换回来的却是未知的战果回报。所以投石机并不在领军主将考虑的常规武器范围内。

因为主要依靠人力发射,精准度的问题基本上无法解决。要想增加射程,超过弓弩的射程,就要制造高达十米的巨型投石机,或者把抛出石块的重量降低。

用投石机攻打长安城墙大概论是没戏,不过对抗邓羌的军阵,应该还是可以的,所以慕容评才兴冲冲的前来挑战。

长安城中的邓羌听到燕军又来挑战,当即向苻坚请求率军前去迎战。邓羌两次战胜燕军,大大的提振了长安城中军民的士气,为了不坠名头,继续提振士气,当然也只能继续派他去迎敌。

邓羌这次依然只带了一万人马出城迎战燕军,不过他把上次的一千弓弩手换成了长枪手,配备长枪手的军阵面对骑兵和步兵能够有更多的战术组合。

因为前两次的胜利,邓羌虽然没有表现出自满和得意,但他的内心深处对燕军却不自觉的就产生了轻视。并没有登上城头查看燕军这次来挑战的军队数量和配置,就急匆匆的率领一万部下出了长安城,在长安城外摆开了阵势。

见到秦军摆出了慕舆泥昨天讲述的军阵,慕容评并没有感到惊讶。能够战胜的方法当然要保留,需要改变的是打败了的一方。好在,他今天是有备而来。

等秦军摆好了阵势,慕容评让慕舆泥派出三千骑兵来到距离秦军军阵一百二十步的距离上,同样摆出了防守阵势。

就在邓羌不知道燕军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的时候,骨碌骨碌的声音响起,一辆辆投石车被推到了两军阵前,同时还有一五千名步后和数量装载着大小不同的石块的车辆。

投石车,邓羌当然知道,可燕军的投石车显然有点太小,用它们攻城的话,不会对守城士兵和城墙构成任何威胁。可如果用他们攻击军阵的话,就可给军阵造成不小的麻烦。

果然,邓羌所想的,正是燕军所做的。有条不紊的把二十辆投石车摆成一列,面向秦军军阵。燕军不用试射,就把一块块小石头装上了抛竿一头的抛兜里。

一声令下,每架投石机前的五十人同时向前拉动绳索,把一个个抛竿撬起,向一块块小石头抛向秦军排好的军阵。

虽然每块石头都不过拳头大小,可二十架投石机同时抛出的这些小石头,就像天女散花拟的落进了秦军的军阵当中。打得严阵以待的秦军士兵们头破血流。

面对秦军如此大面积的军阵,投石机准确度不够的问题也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一大片,只要扔过去,不怕打不中人,就算打不中,也会给那一群秦军士兵造成慌乱,进而让他们的军阵不再是水泼不进、针扎不入。

如果是昨天秦军的军阵当中出现了这种大面积的慌乱,慕舆泥一定会抓住这个机会,派骑兵冲上去意图冲破秦军的阵型。可今天慕舆泥却没有这样做。

列阵不战,是指军阵在摆好站定的时候威力最大,如果他们移动军阵,那时候就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