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满了长安城墙;有的则运气更好的摔在了长安城的箭垛和马道上;更有一些越过长安城墙,直接被抛射进了长安城的瓮城当中。
装满火油的葫芦之后,就是被点燃了的带着火头的葫芦。这一波抛射过后,长安城的外城墙刹那间就变成了一片火海。
看着长安城头上的秦国守军一阵手忙脚乱的扬沙土救火,燕军士兵们发出了一阵热烈的欢呼声。既然互相为敌,那看着敌人吃瘪哪有不欢呼雀跃的道理?
趁热打铁,燕军把两架投石机向前推到了一百三十步的距离,向着正在救火的长安城头上的守军们,抛射出了一波小石块。因为抛兜里面装得少,射程能够达到。
正在长安城头忙于救火的秦军士兵,因为被火油引起的大火所限,都是聚焦在了一起。燕军投石机抛射的小石块落到密集的人群里,想要打不中都难。被打得头破血流还是运气好的,有两个运气差的,正好被打中了太阳穴,登时就没了气。
看着长安城城墙上雄雄燃烧的大火,慕舆泥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不管能不能把城墙烧塌,能够打击长安城的守军士气则是肯定的。
(一百七十六)意外之喜
长安城城墙上大火的象征意义要远远大于实际意义,这一点苻坚、王猛、慕容垂、李威和邓羌都很清楚。对城墙上大火无计可施,就是对守住长安城无计可施。如果这种观念一旦在秦军士兵和老百姓心中形成,那长安城就更难守住了。
必须要提振士气,不能任由燕军在长安城外为所欲为。邓羌点齐了五千人马,打开长安南门,绕了一个弯,就向着在东门外耀武扬威的燕军杀了过去。
打上一仗,哪怕只是小胜,也能够提高军心士气。邓羌对自己很有自信,他相信自己有这个能力。就算被燕军的投石机打个头破血流,也要把他们全都烧毁砸烂,不能再让他们无所顾忌的向长安城墙上抛射火油。
就在邓羌满心怒火冲出长安城,向着燕军投石机冲过去的时候,远远的从燕军投石机后面的军阵当中,冲出来一人一马。
马上那人一边向着邓羌迎来,一边大声喊道:“邓羌,敢不敢与本将杀上几合?”
见有燕军将领敢于向自己挑战,邓羌不禁心头一喜。正愁怎么提高军心士气呢,这就有上赶着前来送死的。只要杀了这名燕将,哪怕没有毁了燕军的投石机,也能够提振军心士气。
想到这里,邓羌拍马就向着那名燕军将领迎了上去。
两骑相遇,邓羌也不问那名燕军将领的姓名,抖起手中长枪就向那名燕军将领当胸刺去。
那名燕军将领也不示弱,毫不理会邓羌刺向他的长枪,端起手中的长矛,也毫不犹豫的向着邓羌的前胸刺来。
这种一命换一命的打法,邓羌还是第一次见到。可对面只是一个无名的将领,要是和他“万人敌”邓羌完成了一换一,那他邓羌也太亏了。而秦国这边就更是亏大了!
他邓羌不敢说是秦军的灵魂人物,可最少也是个招牌人物。如果让燕军当中一个寂寂无名之辈和他进行了一换一。那燕军的下驷对上驷之策,可就赚大发了。怎么可能让燕军如愿?
想到这里,邓羌手中长枪回撤,往那名燕军将领的长矛上一磕,把对方的长矛磕了开去。
这一回合,倒是真让邓羌出了一身白毛汗,刚才出城之时的一腔怒火,此时随着汗水全都抛到了九宵云外。他重新冷静了下来。
“来将通名!”,对于值得他认真的对手,他当然要知道对方的姓名。
“在下孙赫孙千秋!”,孙赫面带微笑,一点不像是在面对两军阵前的敌人。
“有表字,看来也是出身名门。不知家在何地?将来经过,也好去尔坟前祭拜一下。”邓羌语带贬损的说道。
孙赫哈的笑了一声,说道:“没想到邓将军的言辞也如此犀利。”
不过孙赫经过姜恬的多年调教,嘴上怎么可能吃亏?他又接着说道:“不过将军错了,我孙赫乃是地地道道的贫苦百姓出身,可不是什么名门望族。表字是我恩人所赐,所以孙赫须臾也不敢忘记恩人的教诲。”
见邓羌听说他是贫苦百姓出身,有那么一瞬间的愣神,原本对邓羌充满好感的孙赫心底不禁涌起一丝怒意。“这群出身名门望族的人,从来没看得起过我们这些贫苦百姓,在他们眼里,我们就应该世代贫苦,不配和他们享受同样的待遇!还是我家主公说得对,想要人人平等,就要消灭这些世家大族。”
“不知你那恩人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