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祖上柳下惠坐怀不乱闻名天下,所以柳家人都比较注重名声节操。虽然在解县已经生活发展了几百年,但柳家出仕做官的却不是很多,柳家人更喜欢诗词歌赋、琴棋书画。
与裴、柳两家从春秋时期开始就居住在河东郡不同。汾阴薛氏并不是世代居住在河东郡的土著。他们是汉末三国时期,追随蜀汉开国之君刘备而迁徙到的河东郡。至今也不过才一百多年,几代人而已。
薛家的立家之本与裴家柳家都不同,裴家好做官、柳家好名节。而薛家,好武。
薛家之所以能够仅用一百多年的时间,就在河东郡发展成了能够与世代居住于此,几百年基业的裴家和柳家相提并论,就是因为他们家能打。
薛家出武将,不但自己能打,家族中的私兵也能打。从蜀汉到曹魏再到晋再到刘汉石赵,薛家奉行的都是,你不惹我,那就你好我好大家好。你要是不想好好过日子,来惹我,那大家就都别好过。
就是因为薛家的这种混不吝的劲头儿,让哪一个拿下了河东郡的政权都对他们家另眼相看。毕竟没有人愿意招惹疯狗。
(二百零六)今古相映
在安邑等待河东三大家族的代表前来相见的时候,皇甫真在安邑的行营当中闭目静思,思考着自己这一路之上有没有什么错漏之处。
可他的脑子当中却突然跳出了一个名字:卫瓘。
皇甫真一下子就睁开了微闭的双眼,额头上不知不觉间,渗出了一层冷汗。
卫瓘就是安邑人,出身安邑卫氏。他当初跟随镇西将军钟会主持讨伐蜀汉的刘禅。当时邓艾父子已经灭了蜀汉,收降了蜀汉国主刘禅。
钟会因为嫉妒邓艾的功劳,想要找借口除掉邓艾。于是就和卫瓘私下写密奏给当时的大将军司马昭,说邓艾有反意。
司马昭收到钟会和卫瓘的密信,无法分辨真假,于是就命令他们两人把邓艾装进囚车,押回京城,他要亲自审问邓艾。
如果让邓艾和司马昭见了面,那钟会诬陷的行为就会露馅。于是钟会便借着司马昭的密令,命令卫瓘只带少量的部下,前去邓艾的军营捉拿邓艾。
钟会的如意算盘是,邓艾脾气不好,蒙受不白之冤,肯定不会束手就擒。只要他一气之下杀了卫瓘,那他钟会就有借口率领大军前去捉拿犯上作乱杀死卫瓘的邓艾,把邓艾谋反的罪名坐实。
卫瓘和邓艾也就都成了他独掌大权的垫脚石。
卫瓘那么聪明的人,怎么会看不出钟会的小算盘。但人在矮檐下,不能不低头。他要是敢不接钟会的军令,钟会都不需要借邓艾的手杀他。
于是卫瓘直接到邓艾的大营当中宣读檄文,宣称自己是“奉诏行事”,邓艾部下将领被卫瓘这招吓住了,于是都听从他的命令,把邓艾父子捉住,押上了囚车。
后来钟会听从了蜀汉降将姜维的撺掇,想要居蜀中自立。卫瓘在危难当中联合一众官兵杀了钟会、姜维,平定了钟会之乱。
为了洗脱他和钟会一起诬陷邓艾的行为,又派人去杀了邓艾。
钟会、邓艾、姜维,这三贤都是死于卫瓘之手。蜀汉也因为他的行事果决而顺利平定。
后来晋武帝司马炎把女儿繁昌公主嫁给了卫瓘的儿子,卫瓘在朝中的风头一时无两。
可惜的是,盛极而衰,后来卫瓘因为得罪了皇后贾南风,导致全家被杀。
卫瓘当时的处境,与他皇甫真如今倒真的很是想像,难道真的是卫瓘的阴云显灵,现提醒他不成?
安邑卫氏后来跟随晋室南迁,听说他家后人擅长书法,也不知道这安邑哪里有没有留下他家人的什么墨宝真迹。如果真的是卫瓘显灵,暗示自己些什么,那自己还真的要找个他家的遗迹去拜上一拜。
想到这里,皇甫真一时之间心乱如麻,不知道自己如果真的如当初卫瓘一样的处境,他能不能做到卫瓘那样把对手一一反杀。
解县、汾阴都距离蒲阪不远,想必薛家和柳家与晋公苻柳的关系也不会差。有了这一层关系,薛家和柳家就不用太过担心。而闻喜县则距离安邑更近,不知道裴家的人会不会早一些来与自己相见。
“羊娃子,差不多就行咧,歇一哈咱们就回去吧,肚子都饿了!”一个又愣又硬的声音招呼着在山坡树林间提着钢刀端着长枪来回逡巡的几个年轻后生。
“他们枪头子把好东西都抢走了,让咱们给他们擦腚沟子,你们还擦得那么真干啥!”
这是一群华阴杨氏家族的私兵。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