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70章 (二百零七)人手不足

第70章 (二百零七)人手不足

都有大量投奔姜恬这里的流民和从各地收罗过来的难民,最终都要交给他们去安置。

而要想成为五长、拾长等有些权力的官员,除了姜恬指派以外,就需要所管理的民众来推举选出。而且他们还要通过考核才可以正式上岗。每次例行的考核如果不通过,还会被替换掉。

这样强硬的军事化管理方式,也许不够人性化,但在这个人命如草芥的时代,却是最有效的管理方式。

而能够每天吃饱饭之后,就跟着大家按部就班听从安排,有规律的生活方式,也让姜恬治下的老百姓能够很快的适应和融入。

现在姜恬的治下,真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每一项工作都有专门的人去做,每个人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可以了。

如果想要过得更好,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那名一边洗碗一边背着乘法口诀的小兵,就是刚刚从草原上来到龙城的。

能够来到姜恬身边,对于草原上十四部落联盟出身的人来说,那是无上的光荣。

草原上的十四部落联盟,是最早推行识字和算数的地方。但他们中有很多人被姜恬选拔出来,派出去执行特殊的任务了。

(二百零八)却之不恭

随着姜恬的势力范围越来越大,姜恬需要的人手也越来越多。就是因为他现在能够使用的人手还是太少,所以才不得不放缓了扩张的步伐。

燕国被秦国给拖在了关中,这就使得燕国不得不从国中抽取更多的士兵去支援关中的战斗。而姜恬也就借此机会,开始大面积的侵吞燕国的领地。

当然,这一切都是以燕国君臣无法察觉的方式进行的。

可占领一块土地很容易,想要消化一块土地却需要时间。幽州成为姜恬的领地已经几个月了,经过一个冬天的治理,幽州治下的平民百姓已经很接受和适应了姜恬的治理方式,毕竟这样能够让他们过得更好。

但幽州治下那些被姜恬夺去了特权的世家大族和勋贵豪强们可不一定这样想。

如果姜恬想要继续扩张自己的领地,就需要派出更多的士兵去管理占领地,可他现在没有那么多人手。如果他不能把占领地完全消化成为自己的领土。那么当他灭掉燕国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们就可能成为不安定因素。

灭燕,一是大军压境,直抵邺城,让小皇帝慕容暐绝望之下出城投降。而各个地方上的势力,被姜恬强大的军事力量震慑,不敢轻举妄动。不管他们是不是真心归顺,起码表面上要听从姜恬的命令。

二是借着燕国和秦国势均力敌的纠缠,一步步的蚕食掉燕国的土地,把每一块吃下去的领土完全消化之后,再占领下一块土地,一点点的让燕国在没有血液供应之下自然死亡。

这两种方式,一个需要数量庞大又战力强劲的军队和将领,一个需要足够的时间。这两样对现在的姜恬来说,都很缺乏。

如果说是有一个人头就算数,姜恬也能拼凑出来几十万大军,但那种没有经过足够训练,不能够达到令行禁止的一盘散沙,对于姜恬来说,那不能叫军队。

姜恬可不想自己和他那个年代历史书上写的苻坚一样,近百万大军,一场淝水之战就让大好的局面变成了黄粱美梦,一睁眼就一切都烟消云散。

所以他行事要以稳为主,能不冒险就尽量不冒险。也就是因为这个中心思想,他才会稳稳当当的坐镇后方,不带队冲杀在最前线。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他胸中的蓝图,他的战略方针和作战计划,都只在他一个人的心中,系于他一人之身。如果他出了什么意外,那就一切都成空,都随着风吹雨打去。所以他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别说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流矢更是无眼。就是一不小心偶感风寒,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都可能要了他的小命。饮食、饮水、疫病、蛇虫虎豹都是不确定因素,地震、洪水,黄河决口等等更是他无法左右的。

所以姜恬还是觉得安心的留在他更熟悉的地方更好。说他缺乏冒险精神也好,说他怕死惜命也罢,反正姜恬是不会随便的去到他不熟悉的环境当中的,除非逼不得已。

就算没有让他丢掉性命,让他受到一些不可控的伤害他都觉得不值得。他还没有娶妻生子,他还没有真正的享受人生,他可不想让自己身上任何一个地方缺斤少两。

再说了,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他也不需要去抢自己部下的风头。就让那些部下去成为名留青史的战将吧,他只要安心的做好战略部署,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