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啥都没有我一样称霸十六国 > 第87章 (二百三十二)就说你们是一群乌合之众

第87章 (二百三十二)就说你们是一群乌合之众

曲私兵的杜家,会在乎那些比他们差得多的世家的指责吗?

杜家的私自撤军,虽然他们自己家因为被燕军重重包围损失不小,但却是实实在在的把其他世家大族军队的军心给打乱了。而当他们脱离战场的时候,那些还没有来得及退出战场的世家大族的军队就被燕军给轻而易举的包了饺子。

扶风茂陵耿家,扶风茂陵窦家,班彪的班家,金日磾的金家。几家原本已经势微的家族全都被杜家卖在了战场上,被燕军毫不留情的包围起来吃下了肚。

其他世家大族虽然不忿于杜家的所作所为,却也拿杜家无可奈何,为了不被殃及自身,只能选择尽快的脱离战场,撒开腿往西面的渭南县城撤退。对被扔在战场上的世家大族们,他们也只能嘴上说着不好意思,心里念叨着幸亏不是我。

对于京兆杜氏给自己送上的这一份大礼,皇甫真和慕容评只能却之不恭的收下。而在这一战之后,他们知道,所谓世家大族的联合军,再也不是他们的心头之患了。什么世家大族,什么联合军,早就说过,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就在皇甫真和慕容评想要继续整军,收复失地的时候,一份来自邺城的紧急文书,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把他们这两位大燕国位高权重的大臣差点没吓死。

(二百三十三)这回可是要了命了

率领十万大军准备通过崤函通道进入关中的大燕下邳王慕容厉,因为东晋洛阳太守谢安及其侄子谢玄二人的阻止,没有及时在黄河结冰时进入关中。但小皇帝慕容暐也没有命他撤回黄河北岸,而是让他背靠孟津,与谢安的五万大军对峙。

之所以这样做,是太保大司空阳鹜的建议。如果下邳王慕容厉的十万大军撤回黄河北岸,乃至回守国都邺城,那么东晋军队就有可能趁势渡过黄河北上进军大燕国。

与其把战火引到大燕国的土地之上,不如采取攻势,把战场始终保留在东晋的地盘上。让东晋的谢安谢玄叔侄二人只敢保持守势,而不敢起北上之心。

如果关中进展顺利,等关中平定之后,派出一支军队,顺黄河而下,从谢安谢玄堵在崤函通道的军队背后进行偷袭,到时候下邳王慕容厉在正面进攻,两面夹击之下,谢安的五万大军旦夕之间就可以被打败。

运气好的话,还可以顺势把洛阳收入囊中,成为将来进攻东晋的踏板。

下邳王慕容厉坚决的执行着这一战略,与谢安叔侄三日一小战,五日一大战。虽然没有什么特别出众的战果,但他部下的十万燕军始终战意高昂,对东晋的军队保持着心理上的优势。

这一天,双方又集结人马,在崤函通道之前展开了大战。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谢安谢玄叔侄二人一改以往的守势,五万大军倾巢而出,大有想要一战而胜,击败下邳王慕容厉的架势。

下邳王慕容厉见谢安谢玄叔侄敢于倾巢而出,自然心中也起了贪功的念头。虽然自己至今没有能够进入关中帮忙平定苻秦之地。可如果在此地能够把谢安谢玄这五万人马吃掉,那眼前的洛阳不就唾手可得?灭秦的大功自己没有赶上,可灭晋的机会是从自己开始的啊?

想到这里,下邳王慕容厉也把自己的十万大军悉数调到了战场之上,企图以人数上的优势,强行吃掉对面的谢安谢玄叔侄二人率领的五万谢家军队。

谢安谢玄叔侄二人率领的这五万大军,与其他的东晋军队不同。这是谢家自己养出来的私兵,不是东晋朝廷的军队。因为桓温独掌东晋大权之后,命谢安做洛阳太守,把他放在洛阳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却没有派给他任何军队,摆明了是想要置谢安于死地。

谢家为了保住谢安这个家族中的头面人物,派出了家族当中所有的私兵,让谢安能够安心做他的洛阳太守。谢家这支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下邳王慕容厉与谢安谢玄叔侄二人在崤函通道前摆开阵势,开始了一场堂堂正正的大战。

下邳王慕容厉手中的十万大军原本是真正的增援关中太师上庸王慕容评的第二路大军,是燕军中的精锐,阴差阳错才成为了谢安谢玄叔侄的对手。

双方都是百战之师,堂堂正正的大战场大军团的正面作战,在没有奇兵的前提下,就是对拼消耗、对拼战意。

虽然大燕下邳王慕容厉的部下人马是对方的两倍,但谢安谢玄叔侄二人的谢家私兵可是为了保全谢安保全谢家才存在的。此时的大战,正是为谢安、为谢家增光添彩的时候。谢家的这五万军队,紧咬牙关,面对两倍于己的大燕精锐,拼死战斗,毫不退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