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太子妃的陪房,也是其母身边从小侍奉的丫鬟,后太子妃长大后嫁入东宫,太子妃母将她作为陪房给了太子妃。
既然是太子妃母贴身丫鬟,自然也是跟宋氏关系极其熟悉的。
一声对宋氏的称呼“二姑娘”便可见两人旧时关系。
宋氏没想到太子妃会派她亲自来接自己,更没想到来接的还是大姐当初身边的下人,想到逝去的大姐,一时心中有些难过。
宋嬷嬷见状忙转向舒颜,笑道:“上次见姑娘时,还是孩童模样,如今已出落的如此端雅了。”
宋氏便对舒颜解释道:“阿颜,这是当初你大姨母身边伺候的,你原先也曾见过,只是年幼。你便称呼一声宋嬷嬷吧。”
这便是很尊重自己了,宋嬷嬷忙谦道:“夫人莫折煞婢子了。”
舒颜笑了下,“宋嬷嬷好,难怪方才觉着面善呢,原是大姨母身边的嬷嬷。”
见舒颜不似作伪,是真觉着自己面熟,宋嬷嬷笑的愈发真切了,“姑娘聪慧,想来还是记得婢子。看婢子见了夫人高兴的,太子妃特意让婢子来接夫人与姑娘,请随婢子来。”
正巧这一路上,宋氏跟宋嬷嬷打听了一番太子妃如今在东宫的境况,宋嬷嬷知她关切太子妃,自然高兴,捡了些能说的讲了些。
舒颜听着,便觉着她表姐这太子妃并不易。
“……原本是夫人一家才进京,太子妃就要见您和姑娘的,只是太后病了,太子妃要去侍疾,后太后病好后,东宫里又出了桩事,太子妃抽不开身,才拖到今日,夫人别见怪。”
宋氏道:“这有什么见怪,我也知道阿葳不易,别给她添麻烦就好了。”
宋嬷嬷含笑说着,“怎么会是麻烦,太子妃一直惦记着您与姑娘。今日您二位要来,太子妃一早就在念了,还让婢子早早去宫门口等着,婢子只怕太子妃都要等心焦了。等下见了夫人和姑娘,太子妃还不知多高兴。”
舒颜就听着她娘跟宋嬷嬷说话,一路上都很少插嘴,本也没必要她多语,后头跟着的宫人则捧着她们带来的礼,低眉垂眼,看样子应该也是她表姐身边得用的。
因东宫与太极宫皇宫那边一般,分前朝后寝,这一路走过去,其实并没有什么风景可看,只一段又一段长长的甬道。
大约一炷香多功夫,眼前才渐渐开阔起来。
及到太子妃居所正殿丽正殿,周遭建筑恢弘大气,富丽堂皇,来往皆是内侍和宫女们,行走有序,并不喧哗。
太子妃在丽正殿主殿接待她们,便是重视之意了。因此到了殿前,宋氏也敛目收色,姿态端方,恐给太子妃失面。
这会儿已经入暑,虽一路甬道都是阴凉,但行来也是身上汗湿,不过才到进了大殿门口,一股清凉之气便扑面而来,显然是用了冰,舒颜顿觉通体凉爽舒坦。
“姨母,”随着一道迫切的女声,一位身穿碧色宫裙的女子便脚步匆匆迎了出来。
她生的一张芙蓉面,却眉眼开阔,性子爽朗,此时见了宋氏,满眼热切,“姨母,阿颜你们总算到了。”
太子妃亲切,宋氏却不能如往日般真把她当外甥女,论品级她却是要行礼,只是才双手交叉,口中称一声,“臣妾给太子妃……”就被扶住了。
舒颜虽心中欢喜见到姜葳,却也随母一同行礼,“见过太子妃。”
“姨母,怎与我如此外道,快不行这些虚礼,阿颜也是,”太子妃一手扶住一个,拉着两人的手就要往里走。
这门口站着不少的宫人,宋氏恐失礼不好,“该有的礼还是要行。”
“不必,姨母放心,”见宋氏这般小心,太子妃并不觉着身居高位如何,反倒有些心酸,径直拉着两人进入殿内,一起坐在榻上,笑看舒颜,“看阿颜都长这么大了。我总觉着她还是小时候一团模样。”
宋氏坐下后,才细细打量,见她虽清减,但精神气很好,放心不少,“上次见你时都过了多久了,你如今也都嫁人生子了。”
离得近了,舒颜便觉着昔日熟悉的大姐姐又回来了,亲昵地唤了声,“葳表姐。”
她双目清亮,模样清丽,一副大姑娘模样了,姜葳笑着赞叹,“阿颜出落得可真标致,不过眉目间依稀可见小时候模样,只是长开了。”
“表姐还跟以前一样,”舒颜之所以很快对姜葳熟悉起来,是因早年与姜葳一起时,她便十多岁定了模样,只是此时打扮华丽,更多了成熟韵味。
“姨母回京后,可有不便?我这边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