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卿安从宫里回来时,沈萧城已经出了皇城,他只留下了一张字条:有事先行,盼与君重逢。
沈萧城是连夜走的,甚至没等到盛卿安回来和他打声招呼。
盛卿安在沈萧城的房里坐了一会便进了书房,许久都没出来。
长华倚门而立,嘴里嘟囔着,“真是个奇怪的人。”
沈萧城这些日子看着像是赖在殿下身边跟个狗皮膏药一样,现在说走就走倒是干净利索,搞不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
长风用剑柄捅了捅长华的腰窝,“站好。”奇怪吗,其实殿下本身也是个奇怪的人。反倒是和沈萧城在一起时,更像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长华揉了揉被戳痛的腰,“长风,我怎么觉得王府又变得冷清了些。”沈萧城在的时候,这会大家应该是聚在屋内喝酒谈天。虽不愿承认,但沈萧城知道的真多,他说的故事也都很有趣。
长风看向院内,深秋落叶,一片萧条景象。快要深秋了,会更冷些。
盛卿安听着长风长华在门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手上没停,凭借脑海中的印象在宣纸上细细描绘着,他画的是初见时,屋顶迎风而立的墨袍少年。
仿佛耳畔仍能听见他腰间玉佩碰撞而出叮叮当当的脆响。
他似乎,和自己记忆中的某个人开始重叠,盛卿安好像,快要认出他是谁了。
——
祈妃因为孙若若构陷一事,对盛卿安的婚姻大事态度变得比之前更上心了些,她总觉得若是盛卿安有了正妃,外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传闻。
于是祈妃亲自为盛卿安挑选了几个合适的适龄女子,派人将小册送到了亦王府。
长华将小册展开,上面有各位小姐的画像,年龄喜好,记录的十分完整,这些小姐相貌家世个个不凡,且都是有意愿和盛卿安喜结良缘的姑娘。
长风数了数,单这一次送来的就足足有十六册,这还只是挑选了最优的一部分,可见想嫁给殿下的女子真是逐队成群啊。
其中放在最上面的小册上,画的是丞相孙女柳薇雪。皇城第一才女,年芳二十五,还未议亲。
盛卿安捧着她的小册陷入了沉思,他这次若是不挑一个去见见,母妃怕是会没完没了的送画册来,他对这个柳薇雪,有些好奇。
盛卿安写了请帖交给长华,“长华,去丞相府下请帖,晚上邀柳小姐游明楼湖。”他要见见这个柳薇雪
长华接过,感觉自己手上的请帖一时间重如千斤,他没听错吧,殿下竟然邀女子夜游了??这难道是铁树开花了???
盛卿安看长华杵在原地很久都没动静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什么问题都没有,“属下这就去。”长华说完一溜烟就不见了。
——
太阳落下月亮起,明楼湖前有明楼。
明楼是一栋高五层的精致小楼,人们喜欢在此品茶赏景,明楼从祈兴国开国就创建了,数百年来一直屹立于此。
每到天黑,明楼点满的百盏灯笼照亮湖面,十分璀璨夺目,所以也有伴侣会夜游明楼湖相会。
精致的画舫在湖中缓缓而行,长华和长华一左一右充当着船夫。
应邀而来的柳薇雪正坐在船舱内。
柳薇雪肤白若雪,生的亭亭玉立,皇城里也有不少公子哥对她倾心,但她却一直未嫁。她今日来,见到盛卿安神情也是不悲不喜,看不出情绪。
盛卿安开口打破沉静,“柳小姐喜欢的,是小舅舅吧。”他直入主题。
盛卿安的话仿佛投入湖面的小石子,打破了湖面的平静,也打碎了柳薇雪的伪装,她手上的茶杯没端稳,撒了些茶水到手上。
她掏出帕子将茶水擦净,“亦王殿下果真聪慧。”她倒是不遮不掩。
盛卿安和柳薇雪只见过两次,两次还都是因为小舅舅孟令在场,他看见小册时就在想,若是没猜错的话,这柳薇雪喜欢的应当是小舅舅。那为何又愿意来选他的王妃。
孟令这个人,太过木讷,三十二岁还未娶妻,盛卿安只能替他多操操心。所以盛卿安今晚才约了柳薇雪前来,也是为了糊弄祈妃。
盛卿安又问:“即是喜欢,为何不表明心意?”两人身份算得上门当户对,两家也无旧怨,那为何一个不娶,一个未嫁。
柳薇雪苦笑出声,“王爷怎知我未曾表明?”
她还记得,她第一次向孟令吐露心声,是她二十岁生辰,少女将颜面抛之脑后,告诉他,“孟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