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不停追逐,但是老母亲毕竟年岁上长了,肯定不能像古平顺强力壮的,跑了一会儿,便双手支着腿呼呼大喘。
古平看这样也停下来不跑了,赶紧走到他娘身边,双腿跪地。对天发誓道:“你好,我向您保证我对那姑娘没有半分心思,我已经跟她彻底说明白了,她不会再来找我,我也不会去纠缠他,她也不会再来纠缠咱们家”
古平他妈还是扬起手中的扫帚对着谷平的大腿轻打了一下。
“人要有自知之明,咱们跟人家不是一条路上的咱也高攀不起人家,你要是真动了心思,咱家帮不了你什么,将来你们的日子也不会幸福的,还是应该找一个门当户对能互相照顾的人”老娘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古平连连点头:“娘儿子虽然顽劣不懂事,但是自己的心思我还是看得明白的,我确实不喜欢她,她对我有点感情,但绝对不是那种男女之情,现在我们说白了不会再有后续了”
他娘叹了口气“爱男女的事儿谁说得清楚呢,你还是找个由头避避风头吧,早点去单位也好上那边报到去,哎哟”紧接着古平他娘好像扭到了腰。
古平抓紧上前扶起他娘,抓紧把人扶到屋里去,他大哥和他爸也出来了,他爸看了一眼说:“八成是扭到了,明天去把村西头的吴大夫找过来,给你看一看,太晚了就别去找老吴头了”
他娘倒是不甚在意,自己做起来说:“这腰扭了倒没什么事情,只不过少干几天活而已嘛,家里有你们我也不担心,现在有个问题就是每月15去寺里烧香,我已经雷打不动坚持了二三十年了,不想今天因为腰扭了,破坏了这事”
古平一直都知道他娘有初一十五烧香的习惯,但是每年六七月份要去寺里烧香,这事他是今天第1次知道,好像是前两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结了个缘,要到市里去烧香烧够几年。
但是看今天老娘这样子是够呛能去,而且现在也到了,每日都要下地务农的节气,不下地务农,去烧香不太可能,家里唯一能闲个身子的就是古平了。
为此这几双眼睛齐刷刷的都看向了古平,古平脑袋一转就知道大家的意思了,自己也心领神会,马上应下来:“娘,你别担心了,我替你去上香,不是还要在庙里住上几天吗?这事我都能办,反正我去q城报到也不急于一天两天的,正好去庙里静静心”
他爹这时候也做了最终的陈词:“就按古平说的办吧,让他去,你在家里好好养伤,回头他那边上完了香,直接从寺庙那边就去q城报到了”
一家人把古平他妈安顿下,才安然睡去。
古平在第2天早上在他老娘的催促下拿这些行李,就急匆匆的跟着队里面的车往山上去了。
古平几乎没来过寺庙,小的时候比较小,家里人也不大让他远来这地方,后来长大一些了,一直在读书,读完书就工作了,也没什么闲暇时间来庙里面走走,正好趁着机会来庙里走走也是不错的。
他问了寺院的僧弥,找到了住持,说明了来意。
寺院的主持很友好,说他很有佛缘,与他攀谈起来:“你母亲是个善人,我们老住持还在世的时候,那时候10年动荡,吃的很少,你母亲有的时候过来还会给我们带吃的,我记忆特别深刻”
“我倒没什么印象,只是母亲的心愿一定得完成”
“这位施主一看就是一个孝顺之人,我感觉你是很有佛缘的,不如多在寺上留上几日,清静一下神心,我能感觉到你最近好像有一些烦恼缠绕着你”
“主持是怎么看出来的”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不过有一句话可以送给施主,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凡事还是要多想开”主持准备转身离开,突然就想到一件事。
“你多留下几日正好可以赶上庙里再做法会我们请来很多,得道高僧为众人讲经说法,你可以留下听一听”说完便离开。
随后小僧弥进来把他引到一个厢房,他进了这厢房抬头,便见有人在墙壁上题诗道: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古平想着最近确实不太平,就当来这山里散散心吧,既来之则安之,不如就留下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