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公里的时候,叶疾看了一眼退下去的杨绍辉,然后就不再关注。
叶疾一边看着手表上的数据,一边向着补给站的方向跑去。
距离:20.03公里。
用时:59分11秒。
平均速度:每公里2分57秒。
实时配速:每公里2分56秒。
当前心率:165。
这个时候,已经快到7点半了,气温也渐渐高了起来,已经达到26度。
于是在补给站拿完补给之后,叶疾并没有直接喝下去,而是调整了一下呼吸,在让脑子向身体发出要喝水这个信号之后,叶疾才开始拿起补给喝了起来。
这样也是为了避免喝的太极而导致岔气发生。
如果因为操作不当而导致岔气的话,那么叶疾本场比赛的所有的计划都可以宣告失败了。
喝完补给之后,叶疾三人又向着补水站的地方跑去。
叶疾飞快的拿起两杯水向着头上浇去,用来降低身上的温度。
随后,叶疾又向着放海绵的地方跑了过去。
而叶疾那海绵的桌子,正是叶疾前面去找李梦蝶遇见的那个有本钱的粉丝张惜玉。
在叶疾拿走两块海绵的时候,张惜玉对着叶疾喊道:
“叶疾师兄,加油啊。”
对于张惜玉的加油,叶疾没有做出任何的回应,他只是拿着从他台子上拿来的海绵,快速的擦拭着手臂以及胸口的地方。
做完这些之后,叶疾把海绵扔掉,继续跟着彭建华和董国建向前跑去。
。。。。。。
“好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叶疾他们已经跑到半程的位置了,用时1小时2分20秒,如果按照前半程的速度跑完后半程的话,用时应该是2小时4分40秒。
这个时间与亚洲马拉松记录之间的差距只有三秒,而这三秒的差距,实在是太小了,一点小小的失误就可能超过三秒。
而且,杨绍辉在20公里的地方就已经退下去了,后面要不了多久,彭建华和董国建也会退下去,叶疾的考验那个时候才真正的开始。”
杨建对于叶疾的半程成绩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其中也包含着对叶疾的担心,毕竟后半程相对于前半程会更加的艰难。
“看这个情况,叶疾今天应该是破不了亚洲记录了。”
“其实也是叶疾的选择有问题,他为什么会选在贵阳马拉松,而不是选择在平坦的沿海城市啊,这样打破纪录的机会不是更大吗?”
“你没听叶疾说嘛?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贵马,他想为家乡的马拉松创造一个历史。”
“叶疾对家乡的感情我无话可说,但他这个选择确实不怎么明智。”
“赞同。”
“你们有必要这么悲观嘛,这都才进行到半程,你们就已经在说叶疾不能打破亚洲记录了,是不是有点太自卑了。”
看着这位网友的话,杨建也是深有同感,他虽然也是有些担心,但他还是相信叶疾会打破记录的。
而这些网友仿佛已经看到叶疾没打破记录的结果一般,对叶疾的选择说三道四,到处寻找他们自认为的错误。
“好了,现在才完成一半,没有必要这么快下结论。就算要下结论也要等到35公里以后,彻底没有希望之后再下。”
杨建说完这话,就再次关注起比赛的进程了,在看的同时,他还不忘作为主持人的本职工作,给直播间的观众介绍比赛的走向。
而这个时候,李梦蝶也在直播间里面看到了网友的话,心里也不由为叶疾担心起来,毕竟以这样的前半程成绩,打破记录的可能性是相对比较小的。
当然,也不是没有机会,叶疾的后半程只要能跑出负配速或者说能够做到不降速,那么还是有希望的。
但是,这样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前面有三人给叶疾破风都只能跑到这个成绩,这样的要求显然是太苛刻了。
她知道这场比赛对于叶疾的意义,也明白如果失败的话对于叶疾的打击有多大。
想到这些,李梦蝶的心情越发的紧张。
她对着旁边老神在在正看着比赛的肖指导说道:
“肖奶奶,网上的网友说叶疾这次很难打破亚洲记录了,是不是真的。”
李梦蝶在说的时候,话语当中满含的是对于叶疾的担心。
本来正在专心看着比赛的肖指导被李梦蝶那略带颤抖的声音给打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