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忠辉:“今天讲关于青盲的用药。本病是指眼外观端好,一如常人,视力缓慢下降,而致不拼人物,不分明暗的眼病。
青盲相当于西医学的视神经萎缩,
病因病机
五唯康损五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若五脏虚损,目失酒养,渐而目不能视。因肝开窍于目,故五脏虚损中属肝阴不足导致本病者较为多见。
2.肝郁不舒情志郁结,肝失调达,气血瘀滞,目失涵养,而为本病。
3.气血瘀滞头部外伤,或脚瘤压迫导致脉络療塞,气血证不能上注于目,目窍失养而发本病。
诊断要点
患眼外观如常,无障气色,初起自觉视物昏池,蒙味不清,术视力逐渐下降,即可诊断为本病。病情严重者,最终可导致失明。此病需进行眼底检査,以利确诊。
具体的辨证论治大家讨论一下。”
林素芬:“我来说第一种类型,五脏虚损。
临床表现:眼睛外观无异常,不痛不痒,视力逐渐减退而致失明,头晕耳鸣,面色无华,舌淡红,苔白,脉细数。
治法:补血养肝明目。
方药
1.首选药:明目羊肝丸
药物组成:羊肝、青葙子、葶苈子、地肤子、细辛、菟丝子、车前子、黄芩、泽泻、决明子、熟地黄、肉桂、茯苓、栒杞子、苦杏仁麦冬、茺蔚子、五味子、防风、蕤仁等20味。
方解:方中羊肝专入肝经,具有补血养肝明目之功。熟地黄主人肝肾两经,既可大补肾精,亦可滋阴养肝,二药合用,肝肾同补,用于肝肾衰弱,精血不足之视物昏花,共为君药。枸杞子、菟丝子、麦冬、肉桂滋肾阴,补肾阳,与羊肝、熟地配伍,填精补髓,阴阳双补,增强滋阴明目之功,善治两目干涩之症,共为臣药。青箱子、决明子、茺蔚子、黄芩清肝明目。葶苈子、苦杏仁、地肤子、车前子、泽泻、茯苓祛湿健脾。细辛、防风、蕤仁疏风散风,善治迎风流泪。蕤仁又可养肝明目。五味子甘酸具有收敛之性,既可防利水伤阴,又可止散风耗气,以上药物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滋阴明目之功。
2.参考药石斛夜光丸:
明目地黄丸:参
补中益气丸(合剂、颗粒):本品药物组成为党参、甘草、白术、当归、陈皮、黄芪、升麻、柴胡。
用药注意:本品不适用于恶寒发热表证者,暴饮暴食脘腹胀满实证者,高血压患者慎服。
天王补心丸:本品药物组成为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玄参、党参、丹参、远志、茯苓、桔梗、石菖蒲、甘草、朱砂。
3.鉴别用药明目羊肝丸适用于肝血不足,精血不能上注,目失所养之青盲证。石斛夜光丸和明目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所致之青盲,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咽干额红,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气虚弱所致之青盲,伴有面白神疲,饮食无味,四肢乏力,舌质淡嫩,脉细弱。天王补心丸适用于心阴亏损所致之青盲,伴有眩晕心烦,怔仲健忘,梦扰难寐,脉虚弱。
这类人群有几点需要注意,
1.平时注意眼睛的保护,不要在光线昏暗处或强光下看书、学习,不可卧床和乘车时读书。
2.患者适当进食动物的肝脏,可起到养肝明目的作用。
3.每天作眼部保健操,亦可起到辅助治疗作用。”
龙竞妍:“我来说第二种类型,肝不疏泻。
临床表现:视力逐渐下降,渐至失明,伴有情志不舒,头晕目眩,胸胁满闷,口苦咽干,脉弦细。
治法:疏肝解郁。
首选药:道遥丸(片、胶囊、颗粒)
药物组成:柴胡、当归、白芍、薄荷、白术、茯苓、甘草生姜。
方解:本品中以柴胡疏肝解郁为主药。辅以白芍、当归养血和营,以养肝体。佐以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扶土抑木。薄荷疏肝解郁,生姜降逆和中,辛散达郁共为佐药。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之功。”
陈震:“我来说第三种类型,气血瘀滞。
临床表现:视物昏蒙,视力下降,或有头部外伤史,经眼底检査诊断为眼底视盘苍白,舌色瘀黯,脉涩。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
首选药:血府逐瘀口服液(丸、胶囊)
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黄、红花、桔梗、甘草、赤芍、柴胡、牛、桃仁、川芎、枳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