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逐渐降临。
野外漆黑一片,大雁山燃起的数堆篝火,却几乎照亮了山上的整片夜空。
赵康的营帐内,也有一堆用火盆架起来的篝火。
赵云嫣主动请缨,折了山里的一枝初绽放的野桃花,想要献上舞蹈开场,为父皇和众大臣们一起喝酒助兴。
赵康还没见过自己那顽劣似猴的女儿跳舞,自是高兴地允了。
哪里想,原本并不抱希望的他和众大臣,不但发现赵云嫣会跳舞,而且还跳得非常好。
一支袅娜娉婷的桃花舞让众人惊艳叹绝。
楚贵妃眉眼高兴地一边给赵康斟酒,一边对沉浸其中的赵康道:“没想到,长乐公主在宜州的这两三年,改变会这般大。”
赵康满心欢喜地看着殿下的女儿,颇有“吾家有女初长成,娇俏可人及倾城”的自豪感,欣慰地点了点头。
“嫣儿两岁便失去了母亲,由寡人一手带大,以前养得确实是像男儿了一些。要不是母后,三年前把嫣儿接去了她的身边亲自教导,寡人可能都意识不到嫣儿已经长大,到了该出阁的年纪了。”
楚贵妃揣度圣意:“陛下这是想嫁女儿了?”
赵康纵然不舍,但看着美好年华的女儿,心中还是有了初步的打算:“她母后当年就是十五岁嫁给了寡人,算一算嫣儿的年岁,也该是时候为她寻觅一门好亲事了。”
楚贵妃扫了一眼大殿内:“昭都的世家子弟可是都已经在这营帐内了,陛下可有满意的?”
赵康愣是才意识到这一点,紧随着真像现场挑女婿似的,扫了一眼帐内的青年才俊。
无奈,他发现除了司徒詹和易子显还算勉强,其余人等竟都入不了他的眼。
可惜,这司徒詹父母作古多年,纵使自己在文学上颇有造诣,但手不能扛,肩不能挑,家族也不够强大。
只有祖父司徒太傅一人在朝中,还任的虚职,再则那老头是个食古不化的老顽固。
嫣儿若是嫁过去,纵使不会受什么苦,但决计也不会有什么更好的活法。
再说这易子显,祖父是开国将军,父亲是驻守边疆的镇北候,两名兄长和叔父都牺牲在了十年前和萧国的战场上。
一家忠烈,令人敬佩。
可偏偏易家主母太担心失去他这棵独苗苗,无论做什么都过于保护,以至于年近二十,易子显不管是在文学还是在武学,以及保家卫国上,都没有取过任何成绩,着实也无法让他放心把自己的小公主交给他。
赵康像是在菜地里上也能挑到烂白菜似的,流动眸光,看了一个又一个都不满意,止不住暗中轻轻叹息。
他才发现偌大赵国,竟找不出几个德才兼备的世家子匹配得上他的小公主,这于赵国而言,无疑也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再则,储君之选的大皇子,其今日的表现也令他不甚满意。
二皇子更别提了,才德无一具备。
其他皇子年纪又尚小。
楚贵妃不知赵康思虑得越来越深,见他眉头紧锁,禁不住调侃轻叹:“看来想成为陛下的驸马,这昭都的好儿郎们还得要更加努力啊。”
大殿之下的赵云嫣沉浸在舞蹈中,一点没察觉身居高处的父皇打起了给她找驸马的主意。
待一支桃花舞结束,她朝乐师暗地使了一下眼色,曲调突然转换,是乐师用唢呐在模仿鸟叫的声音,号召百鸟回巢。
只见,她伴着轻快的调子,转身小跑到皇兄皇嫂和几个世家子及世家女的面前,并将他们从座位上都给拉了起来。
“大皇兄,大皇嫂,二皇兄,二皇嫂,你们都起来,站到中间去。”
少顷,赵铎夫妇和赵恒夫妇以及几个世家子女一脸迷茫地,都被她安排站在了篝火旁。
大臣们不理解赵云嫣的举动,纷纷交头接耳,好奇赵云嫣接下来会做什么。
赵铎看着还在忙着拉人和数人的赵云嫣,不解地问出声:“嫣儿,这是在做甚?”
赵云嫣继续忙着拽人:“过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接着,她以两男两女的排位,将人绕着篝火围成了一圈。
随着鸟叫声隐隐停止,乐师们也渐渐停止了手中的低吟弹唱,开始为接下来的伴奏蓄力。
还差一个。
赵云嫣又将视线投向了宴席区。
萧元祁那会儿正独自坐在最角落里喝着小酒,突然感受到一抹注视。
不过那抹注视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