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做房东的我有上帝视角 > 第45章 冷山神祇(2)

第45章 冷山神祇(2)

成的。”方非尽轻声细语,罗真真看他眼色也没有一意孤行。他看着老婆婆指了指村里不远处那个红墙建筑,说:“你们说的就在哪。”

两人和老婆婆告别开始往村里走。走了没两步,那个老婆婆就用喊的说:“晚饭前记得离开。我们冷山村的夜路可不好走。”

这话说的阴翳,连带着太阳都躲进了云层里。

罗真真打了个寒颤,倒是方非尽无所谓的点头哈腰,连连说:“谢谢婆婆,我们知道啦!”

两人走后,婆婆拍了拍自己坐下的榕树,手上的拐棍轻轻敲击着地板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告别那个婆婆,两人走在村里新修的水泥路上。

从大路走到小路上他们才发现:整个村是向下凹的,一圈圈的就像是个倒过来的金字塔。

那个红房子在这个圈子的另一边,直线距离不超过100米,可眼下他们要过去必须先走到最底部,在重新往上走。

“小心点啊,准备往下走。”方非尽提醒罗真真,他打开了手机的录像放在胸前的口袋里。

“刚才那个婆婆明显就是在骗我们啊。”罗真真说出了自己的不解。

“没必要和村里人产生矛盾。”方非尽边走边说:“村落里的人都是淳朴的,也很善良。因为他们务实、文化程度也不高。”

“所以,一般的村落都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标准。但是,一旦你与他们的行为逻辑发生矛盾,乃至站在不同立场,那他们的淳朴就会是残忍,他们的善良就会变成冷血。”

“因为人总是支持自己立场的事物。”方非尽说到这听了下来,他回头看了一眼罗真真,从他脸上看到了不解之后说:“穷山恶水出刁民就是这么来的。”

罗真真将信将疑。

两人盘旋而下,路过的人家都朝他们投来善意的目光,而方非尽长袖善舞,和村民们友好的闲聊一点也看不出来是第一次到这里。

直到底部,他们看到了整个村子里最大的房子。他们两人走到房子门口,仰头看到了这房子的房顶铺着黑色的瓦片,门口立着一杆旗子,白布,黑纹。

“这是什么旗啊?”罗真真看不懂。上面的线条简约,古朴气息浓郁。

“是狐纹。”方非尽笑了起来,他和罗真真绕着房子走了一圈,然后停在旗杆下解释:“狐狸是瑞兽而非你所想的那种妖邪、魅惑。”

“按照信仰和文化的流变,在唐宋前,狐一直都是瑞兽,直到唐宋之后,佛道争鸣,加上经济、文化的发展发生了杂糅,小说话本如雨后春笋一般的相互借鉴、拼接,狐狸才慢慢演化成魅惑和妖邪的代名词。”

“那这个旗帜上的狐纹肯定有代表的意思吧?”罗真真瞪大眼睛接受着来自于方非尽的解释。

在对方说出了刚才那些话的时候,他就已经觉得方非尽的博学还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狐在做图腾时寓意的子嗣绵延,是生殖崇拜的象征。”方非尽皱起了眉毛,他有些担忧的叹气,对罗真真说:“这里应该就是他们的祠堂,深居山底,以狐为图腾……”

“恐怕这个村子有着非常恐怖的生殖崇拜,我们得避开关于生育的话题,否则容易踩雷啊。”方非尽的眉头还是紧锁,在罗真真看来,他真正担忧的根本不止这些。

“祠堂?”罗真真跳转话题,看着眼前这个高耸的屋子。

黑漆漆的和他印象中的祠堂差别甚远。他问:“我记得祠堂外面应该有个门,然后不得有个院落之类的吗?这就一间屋子?”

“你说的那是刻板印象传,也是汉代以后的祠堂。”

“在名俗学里叫‘宗祠’。这明显就不是传统的宗祠。”

方非尽解释着:“宗祠遵循着传统的内院式结构,一般都是三进两院,中轴对称。”

“从进门开始叫门厅,往里是祭祀用的拜堂,最里面才是祖宗牌位拜访的寝室。”

“这房子也不大,估计是汉代以前,甚至更早的时代留下来的。”方非尽尝试去解释,但从他的角度来细想,这村子是合并来的,自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宗祠,那么眼下这个只能是更古老、更久远之前属于冷山的祠堂。

换句话说,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的“祠堂”。

“恐怕里面供奉的是狐,是他们的图腾。”方非尽只能这样猜测:“这个村子是几个村子合并来的,所以他们的宗祠肯定是各有所属。”

“我们眼下看到的与其说是祠堂,不如说是庙或者什么神祇供奉的【宫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