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看了一眼竹篓,眼睛睁得大大的,一脸不可思议。竹篓里好多鱼,大大小小的有大半竹篓。
青馨看了一眼,果然不出所料,这一会功夫就捉了十几斤鱼,看来河里的鱼也不少。
“二哥,你回家喊阿爷带个木桶来装鱼,我在这看着,你快去快回。”
“那妹妹你别乱跑,我马上就回来。”青云说完撒腿就跑了。
青馨等了一会就看到李老头提着木桶过来了,跟来的还有青阳。
“这么多鱼?都是你俩捉的?”李老头惊讶的问青馨。
“阿爷,我们就是竹篓捉的。大哥,你赶快把鱼放木桶里,要不然鱼就渴死了。”
“青阳,快去河边提点水,把鱼放水里养着。”李老头提着竹篓,等青阳提了水,把竹篓里的鱼都倒进去,瞬间木桶就满了,大大小小的鱼在水里扑腾。
“妹妹,快放鱼饵,咱们再捉一篓子。”青云迫不及待的拿着竹篓往河边走。
放了鱼饵,又把竹篓扔进河里,片刻之后竹篓又开始动了,这下青阳拉竹篓,青阳长得健壮力气也大,几下就把竹篓拉岸上。
不出意料,又是一竹篓鱼。只看得几个人高兴不已,嘴都咧到耳朵边了。
“回家,赶紧提回家,走小路回去,晚上咱们再来捉鱼。”李老头提着竹篓就走,他得赶紧回去多编几个鱼篓,晚上多放几个。
青阳提着一桶鱼,青云和青馨在旁边跟着。
到家以后关上院门,李老头把鱼倒进大木盆里,再倒上半桶水,鱼就在水里扑腾了起来。
李老太听到动静从后院过来,也吃了一惊。听到青云巴拉巴拉的一番解说,又把青馨拉到怀里搂着心呀肝呀的一番亲香。
青馨:……习惯就好!
李老头忙着去编鱼篓,青馨拿着一个小木盆把里面的小鱼和小虾捡出来,青阳把院子里的那口破口的大水缸刷洗干净,李安去挑了两桶水倒进水缸里,把大鱼都捡到水缸里养起来。
“大安,晚上再去捉几篓,捡大的养在水缸里,明天一早送到镇上,看看酒楼收不收,要是收咱家也多一个进项。”李老头手不停的说着。
“知道了,爹。”
“二哥,你去挖点蚯蚓吧,鱼最喜欢吃蚯蚓,用蚯蚓做鱼饵最好。”青馨拉着青云就去后院的菜地里找蚯蚓,菜地旁边有一堆鸡粪,那是用来堆肥的,那里的蚯蚓肯定多。
但是她不喜欢那种气味,也不喜欢蚯蚓那种软体虫子,还是让二哥去吧。
青馨让青云把蚯蚓放在破碗里,又放了点面团,悄悄的滴了两滴灵泉水,用小树枝扒拉几下,鱼饵就做好了。
“千万别让别人看到了鱼饵,鱼饵才是最关键的。”青馨嘱咐了一下几人。
李老太按照青馨的要求,把小鱼收拾出来,裹上一层面糊糊,放在油锅里一炸,又香又脆,看的青馨和青云站在灶台边流口水。要不是看小孙女馋的走不动路的样子,李老太根本不会油炸,多浪费油啊!用那么多油炸能不香吗?
另外又炖了一锅杂鱼豆腐汤,把半大的鱼一起在锅里用油煎了一下,再放水炖汤,汤里放了豆腐,鱼汤奶白奶白的,炖好以后撒点葱花,看的青馨又是猛吞口水。
河虾直接爆炒,放点蒜苗,一盘爆炒小河虾就做好了。再炒一盘野菜,一笸箩的玉米面饼子,晚饭就做好了。
吃完晚饭,大家都吃撑了,众人一边摸着肚子一边等天黑,青馨看着心里好笑。
天擦黑的时候,李安带着小哥俩去了村尾的小河边,总共带了五个鱼篓,青云端了半破碗鱼饵。
五个鱼篓依次放进河里,每个鱼篓间隔两丈远,片刻之后鱼篓就开始动了,他们没有贪多,见到鱼篓动了就拉了上来,每个鱼篓都有半篓子鱼,大大小小的都有。
把鱼倒进木桶里,李安用扁担担着两个木桶回家去,两个儿子继续放鱼篓。如此反复,来回跑了三四趟,李安大手一挥,今天就到此为止吧,家里的大水缸都快放不下了。
李家院子里忙活到很晚,李老太把要卖的鱼捡出来放进大水缸里,小点的就收拾出来用盐腌上明天自家吃,小虾捡出来单独放在一个小木盆里养着,还有十几条黄鳝。
青馨咋一看,哟嚯!还以为是蛇,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原来是黄鳝,这黄鳝个头也真不小。
水缸里最大的鱼差不多有五六斤,最多的还是两三斤的,最小的也有一斤多,大大小小的加起来也不少。
青馨看着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