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成农女之后 > 第3章 赌钱

第3章 赌钱

许家院子里。

许母靠坐在屋外墙角编草鞋,许父则黑着脸在院子里劈竹子。

天气热了,去年的竹席已经破了,许母好几次催许父织一床新的,他都不动手,今天许母不用去田里,就坐在家里监督他织竹席。

将竹子劈开,片成薄片,再交叉织成简陋的席子,这种简单的工艺,村里基本上人人都会。相对难一些的竹筐竹篮等编织物,会的人就很少了。

许父石场的活四天前做完了。

许家村位于上水村与和阳镇之间,村民或是去上水村赶集,或是去镇上置物,县城离得太远了,大部分村民都没去过。

三天前,许父自告奋勇要去镇上给家里割一块猪肉,说要给大家补补。许母也想给许嘉月补补,再加上石场做工本就累,就同意了。猪肉买回来,瘦肉熬了两顿肉粥,肥肉则炼了油,油渣放在井里冻起来。

今天一大早,许父本来还要去镇上置办点吃食,许母想着油渣还有大半碗,就没给钱,两人为此又吵了起来。

许嘉月在中间试图劝架,被许父一把推开了,她一个趔趄差点摔着,许母见状更怒了,把许嘉月往她身后一拉,又吵了起来。没办法,许嘉月只好去叫了许大伯和许伯母来劝,劝了好久家里才平静下来。

许嘉月无奈,唉,这爹脾气暴躁又不勤快,娘亲软和点吧,更管不了他,刚硬一点吧,两人又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眼看既然去不成镇上,许母又催着,催得烦了,许父只好不情不愿的砍了竹子动手。

许嘉月坐在许母旁边无聊的左看看,右瞄瞄。

经过这段时间的适应,她已经搞清楚了现在的状况。

这个世界不同于地球已知的任何一个朝代,不过服制有些类似于明朝。现在是大业朝建国第50年,已经历经了四任皇帝,今年正是第四任皇帝改元称制的第一年,是为雍乐元年。

她叫许嘉月,与前世同名同姓,父母双全:对自己关怀备至的娘亲明氏,爹爹许叔祥么......暴躁,懒,经常板着张臭脸,至今与许嘉月说的话加起来两只手掌都数得过来,不外乎就是:“一边儿去!”、“别吵!”、“倒杯水来。”......这个渣爹还有救吗咱就是说?

许家已经分家了,现在这个院子是老三许叔祥成亲前建的。

院里一共住着大房、二房、三房三家人,许老爷子许老太太则是跟未婚的许四叔一起过,住在老屋。

听大堂姐说她们还有一个小姑,前两年嫁去程家坳了。

院子被田地和一条丈余宽的泥土路包围着。靠近泥土路的左侧住着二房,一间房中间用一道竹帘隔开,两边分放着一张小木床。靠路边的那半间房住着二伯父许仲祥,左右各开了一道门,左边门外是草棚子搭的厨房和柴房,右边出门则是院子;靠里的那半间房住着二伯父的两个女儿。

靠近泥土路的右侧是大房,那间屋子的布局与二房一样,里面住着大伯父许伯祥、大伯母汪氏,及他们的儿子嘉松女儿嘉红,厨房和柴房则建在右侧。

大伯父家的屋子对面就是许父分得的房子了,中间隔着一条过道。

因现在许嘉月还跟着父母一起睡,屋子并没有做隔断。只是半间屋子在院子里面,左边是天井,半间屋子在院子里面,左边是三家的菜地。

这片菜地靠近陡坡,许嘉月就是在这摔的。右边也是厨房和柴房,许嘉月去看过,厨房里也是空得可怜,一口灶一口锅,一块砧板一把豁了个口的菜刀,一个见了底的油罐,一个装着少许粗糙盐粒的盐罐。

此时院里只剩下大伯父两口子和许嘉月一家在家,二伯父一早就出门去了。穿过来半个月,许嘉月只见过这个神出鬼没的二伯父两面,都是晚上吃晚饭的时候。

大堂姐带着三堂姐漫山遍野摘野菜去了,大堂哥和二堂姐不知去了哪玩。

“许老三,许老三开门!”门外突然响起几道叫嚣声。

许老三?谁?

许嘉月歪着头想了想,哦,是我那渣爹。

许父听见外头的声音,脸色一变,手上的动作也停住了。

“她爹,外头有人叫你,去开下门。”许母并没有注意到许父的异常,她眼盯着手上织了一半的草鞋,手上动作未停。

门外得人见里面没人应答,竟“哐哐哐”的开始砸起门来。

许母被吓得差点将手里的草鞋扔出去,她抚了抚惊魂未定的心脏,抬起头提醒杵在院子里的许父:“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