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离比所有人想象的都顺利。
许老爷子和许老太太不喜明氏。
当年三儿子跟明氏看对了眼,老两口高兴得不得了。村里知道明家的人都说,明氏她娘王氏持家,这才多少年,明家上好的水田已经从十来亩增加到快三十亩了。
三十亩水田一年收益少说也得30两,抛开花销一年怎么的都能存上二十几两吧?明氏是小女儿,到时成亲陪嫁不得给多点,说不定还有不少陪嫁银子。陪嫁银子多好啊,幺儿娶亲就有钱了。结果明氏就带着两个箱子,里面塞了两床新棉被几身衣服就被两个兄弟送过来了。
他们倒是想把新棉被顺过来,但当时明氏兄弟在旁虎视眈眈的看着,可不敢硬抢,想着等这两个碍眼的走了先。
哪知道明氏看着柔柔弱弱斯斯文文,却是个不好欺负的,许老太太手一伸她就嚷,这事只好作罢了。总不能让大家都知道许家公婆要抢儿媳的嫁妆吧!到时候幺儿的婚事可就更难了。
要说为什么没打大儿媳王氏嫁妆银子的主意,其实汪氏生子前也是打了的,不过王氏心眼多,又会做人,他们没得手。后来汪氏一举得男,他们也就放弃了,毕竟汪氏的钱就是他们大孙子的钱。
因着没占着明氏嫁妆的主意,明氏嫁过来后也没回过娘家,连生孩子娘家都没人来,就对明氏更看不顺眼了。没嫁妆又没娘家帮衬,许老爷子和许老太太懒得搭理明氏了。不过要说磋磨,那还不至于,毕竟分家了,又住得远,也不想得个恶婆婆的名声影响幺儿婚事。
现在明氏要和离,那可是求之不得呢!只是明氏也没犯七出之条,不然将她休了更好!
至于要带走许嘉月,她要带走就带走好了,女儿是赔钱货,可不稀罕。
和离后老三再娶个嫁妆银子多的姑娘,给他们生个大胖孙子,然后让老三将那嫁妆银子哄过来给四儿娶亲,可不要太美!
你说欠汪氏的八两银子?新媳妇娘家都舍得给够娶媳妇的彩礼钱做陪嫁了,后面还会不补贴点女儿吗。
至于彩礼么,许老爷子和许老太太是不担心的。没看当初娶明氏也没花几个钱么,老三生得好,多的是姑娘家愿意倒贴他。
基于以上原因,许老三请他们去见证和离时,他们囫囵都不打就直接同意了。
许老爷子和许老太太不阻拦和离,村长和族老们也就不好说什么。
于是在许老大一家和许老二不在家的这天,许父许叔祥和许母明芸,拿了和离书一拍两散。
明氏将和离书收好,村长和族老等人也都离开了。这种情况,许家可没人留饭。
王氏长舒一口气,道:“老大老二,你们去将你妹妹的东西搬去车上,上午我们带过来的鸡和大米也带走!”
兄弟俩立马应声而动。
许老三神情麻木,斜靠在门框上看明氏被王氏和许嘉月扶着往车上去。
许老爷子和许老太太在一旁紧盯着明家兄弟搬东西。
明氏牵着许嘉月五味杂陈地在车上坐定。如今就要离开,她的内心有卸去枷锁的轻松,有对未来的迷茫,也有即将归家的忐忑,甚至还有一丝丝对这七年时光的不舍。
不是与许叔祥一起生活的眷念,而是对她这个记录了她七年青春年华的地方的不舍。她的七年时光也抛洒在这里,她的女儿在这里出生长大,在这里她完成了一个女人成长为母亲的蜕变。
但是没有关系,这些都存在她的脑海中,有她跟女儿在的地方,哪里就是她们的家。
王氏见女儿皱着的眉舒展开来,才拍了拍她的手,对许嘉月道:“让你娘在这里休息休息,我们去帮帮你舅舅们。”
许嘉月乖巧地跟着外祖母下车,明大舅和明二舅正在将装着被子的箱子绑在车顶。
被子虽旧了,但他们也不想便宜了许家。
王氏带着许嘉月进屋去拿之前收好的包袱。
包袱里只有几身明氏和许嘉月的衣裳,还有一些没做完的针线。
许老三看到女儿进屋,也没说话,只盯着驴车的方向出神。
看到箱子,许嘉月想起一件事:之前娘亲拿钱帮爹还完赌债时,还剩2两银子放回了箱子里,这钱还在的吧?这可是她们母女唯一的钱了。
想到这,许嘉月转了个身趴在车窗旁。迭声唤明氏:“娘......娘......”
明氏将窗帘撩开一丝丝缝隙,问女儿:“怎么了?”
许嘉月踮起脚凑近明氏,小小声问:“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