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灰道 > 第163章 谁的锅?

第163章 谁的锅?

两个老师下水不到十分钟,捡了不到二十个鹅卵石,河里的水位再次大涨,同时水流越发湍急。

无论是陈老师还是周老师,都过于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一边扎进水里,犹如觅食的鸭子一样捡着石头,一边还要对抗奔涌的水流,同时还得小心漩涡。

没一会,两人的体力严重透支。

而此时,危险...降临了!

“哗啦啦!”

大帮河宽近两百米,河面水流汹涌,突兀间,一个大浪卷过来。

陈老师和周老师压根来不及反应,就被水浪吞噬。

陈老师还好,到底是男性,体力强不少,喝了几口水后,还在挣扎着,划着水。

而周老师当场被一个大浪冲得脑袋一片浆糊,大量河水灌进她的嘴里、耳里。

她感觉无比的乏力,竭力扑腾着,但很快,又一个大浪卷过来,当场,周老师就被水浪冲进河底,顺流被冲出去十几米远。

陈老师状态好不到哪去,他拼命踩水,嘴里咕噜咕噜想要呼救,但却感觉大腿剧烈疼痛...大腿抽筋了。

游泳时,大腿抽筋,这是极其危险的事儿。

大腿抽筋,人本能的就很慌,剧痛之下,拼命扑腾,体力消耗更快!

岸边,四个老师也发现了,他们呼救着,满脸焦急。

有的老师向百余米的岸边的行人呼救,有的去找绳子,有的试探着想要下水,但又不敢,只能在岸边干着急!

“哗啦啦!”

汹涌水涛一浪接一浪!

陈周两位老师只在河里坚持了不到半分钟,就彻底被河水吞噬...人影都没了!

岸上,剩下四个老师脸色苍白,失魂落魄的拨打电话呼叫救援。

但,都迟了。

当晚十点多,两个老师的尸体被打捞上岸,此时,尸体冰凉无比。

第二天,陈周两个老师的家属跑去学校,寻求一个说法,无果。

接连一个多星期,家属们心中的怒火在升腾,一次又一次的跑去学校,讨要说法,均无结果。

两位老师的家属实在气不过,因为陈老师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有七十多岁的患病母亲,子女还没出社会,还需要照顾,妻子也检查出有肝病,常年去医院,此外,还有房贷...

周老师情况也很糟,出事时,她刚结婚不到三个月,就在上个月,她用验孕棒自测了下,两道杠...

对两个家庭来说,这无疑是晴天霹雳。

家属们想要一个说法,想要经济补偿,这无可厚非。

但这显然不会有结果。

唐方不可能承认他指使老师去捡鹅卵石。

事实上,他也确实没有指使——他只说了随便捡点石头装饰。

随便的石头可不是鹅卵石,更不意味着一定要下河...

再说了,谁听见唐老师跟周老师的对话了?

距离大帮河大约六七公里的上游的水坝似乎是直接凶手,因为水坝中午开始开闸放水...

但开闸放水,与两位老师淹死并没有直接逻辑因果关系。

水坝距离老师捡石头的位置有六七公里,水坝管理方也没有义务也不太可能提前通知到下流这么远的人防范。

那是付国邦的锅吗?

这显然更扯淡。

他只是公务视察,他并没有要求学校大扫除,更没有要求有什么主题布置,或者跳舞...事实上,付国邦完全不知道,更对这种虚假的排练式形式主义极其反感。

谁的锅?

如果,这种奖惩任免不是纯垂直体系,唐方是否还需要把一百分的试卷强行做到120分,大扫除是否还会存在呢,学生是否还需要付出半天停课的代价,去配合演出呢,老师是否能减少一些类似捡石头这样的加班呢。

这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家属们或许会思考,但眼下,更急迫的是现实问题。

各种去学校讨说法无果后,家属们终于愤怒了,于是,事件被捅上了媒体...

这是后话。

...

时间回到两个老师淹死的第二天。

上午十点多,开阳县某出租屋内。

还在睡觉的江善被电话吵醒。

他拿起电话一看,是汪东兴的,就立马接通了。

“东哥。”

“...在开阳,还好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