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沈辞渊的人便到达了满洲,军队粮食和核心统领驻扎在满洲,攻城军队抵达丰城外五十里,那里有沈听绝布下的阵,倒也可以抵御一阵子,不过也不是长久之计,他的阵法也早晚有被攻破的一天。
——终于阵法被破兵临城下。
乐幽山庄里的人都被乐之传送了过来,经过特殊训练的几百人以一敌十完全不在话下,就连狼群也都去凑数加入了战斗。
狼群凶猛狠厉,身躯庞大不下的对方,军心四散,军训算了,自然也就不团结了,也就好打了,沈听绝趁势带着小白,领兵加入战斗,打的他们落荒而逃。
沈听绝战斗经验十足,用兵如神,天生的将相之才,所以哪怕在人数上占了劣势,对方也完全不讨不到好。
落日谷出来的几百人在沈听绝的吩咐下分成了几队。
其中周旋宋扬带领其中百人,专门做那半路埋伏,暗杀之事,他们个个轻功了得,又身法诡异,弄得敌军狼狈周章。
谢安,王阔带五十人,绕过敌军,进入满洲,偷偷潜伏到敌军粮仓,一把火烧了他们的后备仓库。
杜淮榕负责带余下的人向敌军宣战,吸引注意力,他们个个身怀绝技,招式新颖,敌军居然没见过这样的招式,自然不敌,被打的节节败退。
再加上有狼群的攻击,还有一只白虎,白及他们更是加入战斗,一个个打的兴奋又激烈。
又断了粮食,自然不是对手,不过月余他们就夹着尾巴,滚回了京城。
沈辞渊见此心头慌乱不已,一时之间被吓得六神无主,若是沈听绝想法,50万大军都敌人不过他的十万,那他还有什么胜算?
算了算,现已进入七月中旬,酷暑难耐,再加上心情郁结,沈辞渊食不知味,寝不能眠。
沈辞渊最近都没有什么好脸色,早朝更是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搞得朝中官员叫苦连连。
最后还是罗成逸再次提议,把摄政王平安活着的消息散布出去,再下旨把他迎回来,这样就能避免双方再次发动战争。
沈辞渊自然心中不愿,那这次战争呢,要怎么向百姓解释?难道说是练兵也练还是怎么的?就是你给朕想的办法
罗成逸浑身一抖,鼓起勇气道:“百姓并不知此次是和摄政王开战,陛下把他的消息瞒得死死的,这次开战,百姓也会认为是和南方边境辽国开战,到时候陛下找个合理的理由唐塞过去,想来也不会有人深究此事。”
罗成逸继续道:“摄政王,他毕竟没有证据,兖朝江山,可是他千辛万苦才打下来的,他一定不希望兖朝毁于一旦,所以若陛下传旨与他求和,他一定愿意。”
“臣附议”
“臣附议”
……顿时,殿中响起此起彼伏的附议声。
沈子渊顿时僵在龙椅上,脸色铁青。
这帮废物遇到事情只会求和退让,一再隐忍,一点有用的建议都没有,他越看他们越心烦。
不过他也知道,眼下这是唯一的办法,总不能一直和沈听绝对着干,罗成毅说的没错,若他和沈听绝持续内战下去,给了敌国可乘之机,那么兖朝可就算是毁在他的手里了。
沈辞渊深吸一口气,那就按罗统领的意思办吧。
罗成逸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谨遵陛下旨意。”
不过他要为她今后的路好好斟酌斟酌,毕竟若是摄政王真的回来,会不会放过他还不好说?
殿中官员,所有人身上都是细细密密的汗,顺着脸颊流淌下地。
他们再也不想折腾了,来来回回就这么点事儿,无非就是飞鸟尽良,良弓藏,一山不容二虎的故事。
猜不透陛下的心思,这摄政王天生将相之才,可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了他,他们兖朝才地位才这般坚不可摧,得罪了他,他们兖朝可就危了。
沈辞渊气急败坏的回到御书房,脸色黑沉,眼神泛着冷意。
元公公汗流夹背的站在他的身旁,小心翼翼道:“陛下需要用些午膳吗?”
沈辞渊早上没吃,又在殿中议了一早上的事确实也有些饿了,便也将就让他上了些吃食。
元公公忙笑了笑“唉”便出去吩咐完之后,便又规规矩矩的站到沈辞渊身旁。
没过一会儿,宫女们便鱼贯而入的把吃食摆上桌,沈辞渊一抬头就看见,一女子,从殿外端着盘子,扭着腰肢走进来,身形纤细苗条,曲眉丰颊,明眸皓齿,看容貌倒也美丽动人。
元公公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