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别跟耍心眼的人玩
管亥一脸兴奋的通红,被周朝弄成了黑色。他心虚地问贾诩和祢衡:“你们也认为,我是瞎吹的?
“呵呵,不要紧,别紧张。我喝了酒,不是乱唱就是瞎吹。你们别介意啊。
“来,咱们接着喝接着聊。话说啊,你们知道酒的来历么?“
为了缓解尴尬,管亥不等二人回答,就眉飞色舞地讲了起来。
话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后,就乘着龙到处游玩。有一次在别人家里,喝到了好酒。
回去就埋怨自己的酿酒官杜康,说他造的酒不行。还把别人的好酒,带回来一些,让杜康品尝。
杜康是专业的酿酒师,本来还不服气。品尝过黄帝带回来的酒后,情知里面有人的精血。于是决定仿造。
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三个人。就顺便采集了少许,三人的血液。
新酒酿成后,果然很是成功,味道比以前强了太多。于是就把这种酿酒方法,用法力固定下来。只要是人间的酒,都会是这个滋味。
可他取血的三个人,按照顺序排下来,第一是书生,第二是个豪爽的将军。第三就不讲究了,是个疯傻症患者。
于是人们喝酒,就有了三个境界。一开始喝酒,大家都文质彬彬的,互相谦让有礼。
等喝多了以后,大家的胆气就粗壮起来,像将军一样爽直豪迈。
第三个境界,出现在饮酒极度过量的时候。人不是瘫软如泥,就是又哭又笑,跟患了疯傻症一样。
管亥讲完酒的来历,贾诩和祢衡都已经回过神来。
他们都知道,管亥现在的情绪有些复杂。祢衡不满意管亥的不坚持:“主公这个瞎吹的造酒故事,跟那个瞎吹的社会差远了。“
贾诩的死人脸,也难得地出现了微笑。举起酒杯道:“主公瞎吹的事情,令诩茅塞顿开心驰神往。
“我一直在想,在这个破世界上,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主公的理想,也点亮了诩的梦境。
“以后,诩必然为此奋斗不息。“说着喝下杯中酒,对管亥恭恭敬敬地,参拜了下去:“贾诩,参见主公。“这就是正式加入黄巾军了。
管亥的脑子,有些转不过弯儿来:“你们不是,不相信么?“
祢衡和贾诩都笑了起来,不过贾诩是微笑,而祢衡则是哈哈大笑。
管亥明白过来,先把贾诩搀扶起来,又苦笑道:“跟你们这些耍心眼的人玩,被你们卖了,还会帮你们数钱。一群戏精。“
祢衡郑重道:“我们演的夸张了一些,被你震撼到了也是实情。你对社会的构想,太别致了,谁能想到那么远?“
贾诩却道:“或许并不遥远。听说东州人,已经不为肚子发愁了。总督囤积了巨量的粮食,今年夏收东州又是好年景,百姓可以想吃多饱,就能吃多饱。“
祢衡也感叹:“主公一方面战事不断,一方面还督促水利工程,和新型种田方法,才有了东州人的饱暖生活。
“现在天下大旱,冬天也是奇冷。听说东州竟然没有冻死的人,真是个奇迹。“
管亥满面得意,无声地笑着,嘴巴一直合不上。
两个智者见管亥这德行,一副听不够夸奖的样子。互相看了一眼,就开始用但是,然而开头,数落管亥的不是。
说管亥只求偏安一隅,不顾天下百姓。又说他穷兵黩武,一直不肯宁息战火,不然东州肯定更富裕,天下早就安宁了。
甚至说管亥目光短浅,没有长远大计。这个年纪还不赶紧结婚生子,让东州百姓有个长久的主心骨。
还问管亥,黄巾军为什么没有皇帝。
说的管亥的表情一落千丈。但是从笑容到沮丧悲伤之间,还有一个挺长的尴尬期,这是最难熬的时候。
笑也笑不起来,哭也哭不出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感觉,要多难受就有多难受。
贾诩虽然背负着,毒士的骂名。其实他的骨子里,是个很宽和的人。不喜欢争强好胜。
比如著名的赤壁之战,贾诩就建议曹操,先把楚地的百姓安顿好。对付孙吴政权,几乎可以兵不血刃。
贾诩字文和,性格也是温文尔雅。但也是个绵里藏针,很有底线的人。谁威胁到了他的生存,他就能搅个天翻地覆。
董卓死后的乱局,就是他一手操纵的。这也是毒士名号的由来。
所以他只是点了管亥两句。任由祢衡这个痴货,没完没了地,对管亥进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