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陈母就早早起来了,今天可得早点做饭,不然孩子们出门早饭都没得吃。
简单地烙个野葱饼,熬个玉米糊涂,今天的早饭就做好了。
两个早起的孩子,洗漱完一头扎进厨房,热乎乎地吃完早饭,然后拿好东西,骑上自行车,就要往镇上走。
陈嘉远骑着车,冲站在门口的陈母挥了挥手,道:“娘,我们走了,您也赶紧回去,外面冷。”
陈母欸了一声,仍是站在门口,不住地叮嘱:“戴好帽子手套,别着凉了。”
“好嘞。”应了一声,陈嘉远蹬起车子,开始往前走。
陈嘉远挎着书包,跟在车边小跑一段,然后扶住自家大哥,猛地向上一跳,顺利地坐在后座。
清晨的陈家村,晨雾还没有散去,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水汽,一路上,两人偶尔听见几声鸡鸣。
穿过一个个村落,太阳逐渐升起,眼前越来越明亮。
终于,在走过一段荒凉寂静的小道后,热闹的声音迎面而来,两人顺利到达了陈山镇。
陈嘉远骑着自行车,灵活地穿过一条条马路,最后停在了镇中学门口。
陈嘉安跳下车,和自家大哥约好下午一起回家,两人挥手告别,然后陈嘉安就挎着包进了学校。
目送自家小弟离开,陈嘉远看了看方向,然后骑车往另一边去了。
————
陈家,陈父吃完饭又下地了,李秋烟也终于醒了过来。
扭头看向窗外,窗外天光大亮,鸟儿在树上跳来跳去,叽叽喳喳唱着春天的歌。
不知是谁家的鸡,一直叫个不停,嘹亮的声音,吵得人太阳穴突突直跳,心里烦躁得厉害。
幸好,昨晚睡得早,虽然被吵醒了,但也睡得很饱,不然,这只聒噪的鸡,哼!李秋烟暗暗想道。
李秋烟伸了个懒腰,舒展一下酸软的筋骨,然后,她穿好衣服,不情愿地离开温暖的被窝。
踩着炕边的小凳子,李秋烟慢慢爬了下来,接着穿上鞋子,打开门走进院子。
陈母正在井边洗衣服,看到开门出来的李秋烟,她扭头道:“秋烟醒了,快洗洗脸吃饭吧。”
李秋烟端起自己的脸盆,就着备好的温水洗漱完毕。
刚吃完早餐,陈母就走进来,刷了碗筷,然后道:“娘来做艾草团子,秋烟出去玩会吧。”
李秋烟摇了摇头,道:“娘,我来帮你。”
上辈子自己生活在北方,只听说过艾草团子,还没机会吃到,今天正好看看是怎么做的。
说到这里,李秋烟也有些疑惑,按理来说,艾草团子应该是南方吃得比较多,北方一般没有吧,陈母怎么会做呢?
这样想着,她也问了出来,“娘,我之前都没听说过艾草团子呢,要怎么做呀?”
陈母拿出一个罐子,小心地舀出一勺白色面粉,闻言,她笑着回道:“咱们这边没人吃这个,你姥姥是南方人,她老家爱吃艾草团子,娘也是跟你姥姥学的。”
“哦~原来是这样。”李秋烟了然道。
于是,李秋烟就像个小尾巴,眼巴巴地跟在陈母身后,时不时递个碗、递个勺子。
在陈母手下,绿色的面团逐渐成型,空气中散发着浓郁的艾草气息,陈母拿碗盖住面团,松弛静置片刻。
趁这段时间,陈母又拿出小半碗花生和一些芝麻,分别炒熟碾碎,再往里面加一些猪油和白糖,拌匀搓成团,艾草团子的馅就做好了。
面团分成一个个剂子,李秋烟帮忙擀皮,陈母利落地包上花生芝麻馅。
两人分工合作,流水线作业,很快,一颗颗可爱的绿色团子就做好了。
支起小锅,放上木制蒸笼,把艾草团子整整齐齐地码上,然后烧火开始蒸。
艾草团子熟得很快,不到十分钟,陈母就掀开锅盖,好似不怕烫似的,一个个拿了出来。
陈母拿来两个搪瓷缸,一人倒上一杯水。
烫手的艾草团子慢慢凉了下来,陈母拿起一只温热的团子,递给李秋烟,还不忘叮嘱道:“小心点儿吃。”
李秋烟接过团子,小心地咬了一口,外皮软弹,散发着艾草的特殊气味,内馅微烫,李秋烟不由地哈了哈气,然后才咽了下去。
“好吃吗?”陈母笑着看向李秋烟,期待地问道。
李秋烟连连点头,夸奖道:“好吃,太好吃啦!”说完,她连忙吹了吹手里的艾草团子,接着张嘴咬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