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道门千年异事录 > 第四章官封一品

第四章官封一品

只是接口道:“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帮助我们才能更快的结束战争,百姓可以早些休养生息安居乐业,以前的那些老伙计都是这样打算的,这个令牌,其实是清风在大约五年前,托人带给我的令牌,约我去到苏州清凉山见面。”

永乐帝惊讶于清风竟然现身于世而自己并不知道,但并没有过多的表现在面部表情上,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哦?你去到清凉山见到他了吗?他现在还是以前那个样子吗?”

“见到了,还是以前那个样子,他约我见面是因为和我商量元阳子魂魄一事。”说完看了永乐帝一眼,永乐帝只是略微沉吟便问道:“他这几年都做了什么,为什么我这边竟没有他任何消息?”宁王道:“他与我说,他在出走京师之后,没几年便在清凉山建了一处极大的城池,城内有上千人,号称清风会,做的是劫富济贫的好事,但是事毕,绝对没有任何可以查找的线索。就如清风拂过一样不留痕迹,只会找到一个遗留的铁木令。”言罢左手一指永乐帝手中的令牌:“这是金木令。”

永乐帝低头看了看手中的令牌,自问道:“他为何不与我见面.....”话未说完,自己似是知道什么原因,转身背手叹了口气道:“哎!也是,出了这样的事,当年那些老伙计,自然是对朕失望了。”

“皇兄不必苦恼,此间之事我已知晓,日后自是要与各位老友解释此中利弊,道门之中通玄之人不在少数,想必多数都已知皇兄为难之处。”宁王走到永乐帝的面前,面目凝重:“皇兄,此间之事,可完全着落于清风会上,请皇兄听臣弟一言。”永乐帝听闻,随即问道:“如何着落?”

“皇兄,现如今我大明的军队无法于短时间之内和鞑靼一战,但却可以仿效二十多年前的方法,由江湖中人从江湖上入手,道门中人从中斡旋,说不定兵不血刃,可以收复失地,驱逐鞑靼。甚至可利用这次战机,厉兵秣马重新操练,找回我大明燕军的杀伐之气。而且这次选拔将领,可将范围扩大,在江湖中也能挑选将帅之才,这样国内群情激奋,北征之事便成功了一半,目前江湖中门派众多,杂如牛毛,曾经二十多年前,皇兄您身边的那些江湖人士他们的徒子徒孙有的都已经重新立派,改换门庭了,和尚道士的庙宇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相比以往,如今的江湖早已鱼龙混杂,参差不齐。虽然有六大高手震慑武林,但还需要有一场武林盛事来筛掉那些浑水摸鱼的人,还江湖以清明,正武林之风气。此事完全可以交由清风会来办,这几年清风会在我的引导下,杀了不少欺压百姓和官商勾结的贪官污吏,地主恶霸,百姓无不称快,在江湖上也是声名鹊起,虽说咱大明朝刑罚的标准是大明律,但只靠刑部和大理寺举着大明律,难以管得天下事,清风会深入百姓,而且这几年来发展的越来越壮大,有打探情报的,刺杀官员和门派挑战的,设计机关的,治病救人的,自治刑罚的,俨然是一个我们可以完全掌控的新生力量。”

永乐帝淡淡一笑:“七弟,这几年你也没闲着啊,元阳子之事出了之后,你还能为皇兄我分担治国之事,真的是辛苦了。”

宁王略微欠身:“皇兄,你我都是最不受父皇待见的皇子,当时你我在北边镇守边界,同甘共苦近十年,你只一句话,我便在你身边陪你举兵造反,现在我也老了,只能做到这些事情了。”宁王听得出永乐帝的话外之意,毕竟自己背着皇兄培养了这么一大批势力,而且目前来说清风会只听自己一个人的,纵然是兄弟,难免做皇上的那位会多想。所以借着此间之事,把自己的身家重新托交给皇兄,一是为了解决鞑靼来犯,朝中无将的窘境,二是把江湖中的动静搅大了,说不定元阳子魂魄的消息会露出水面,而且这场武林盛事,也可以重整江湖混乱的状态,修道之人这二十多年来未曾有过大动作,而那些假和尚假道士却到处招摇撞骗,败坏道门名声,这次想必也会有所改变,况且此间之事已知皇兄的为难之处,那么之前的误会自然消于无形,那么当务之急肯定是要以国家大事为重。

永乐帝拍了拍宁王的肩膀:“有你在我身边,我轻快多了,那么这些事你马上就着手去办,北边战事我先派山西林国公率兵前去镇守,但最多能够支撑半年,所以这江湖盛事,需在四个月内完成,毕竟要为北征大军留出北上时间。”

“臣弟领命,这就去办。”宁王弯腰行礼,腰身还未弯下,便被永乐帝扶起来:“你我兄弟,不必拘于俗礼。”宁王退后一步深施一礼,回身便走向殿门外,干净利索,丝毫不拖泥带水。

宁王一出宫,皇上圣旨便下来了,昭告天下:“朕之兄弟宁王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