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柳成音,有些后悔了,因为他的本意是不想让人发现自己已经有了三重真气的境界,而且说话也不想太过老气横秋,全是江湖场面话。可是自己就好像被人架空了一样,原本的少年心思在现在这个时候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似是一位名满天下的少侠正在与几位老友在这亭内畅聊天下,脑袋里那个少年此时已经完全被这位侠客替代,几个人聊得好不热闹。
若是说江湖中有没有少年成名的侠客,那自是有的,柳成音的大姐夫林昊便是,年少成名,十二岁自家枪法已然练的纯熟,踏进江湖中未逢敌手,十五岁入得军营,两年的功夫自创与骑兵大阵融合的钩镰枪法,将林家枪法推上了一个新台阶,此举已令武林哗然,朝野震惊,那时的林昊也不过才十七岁。但无论如何,此时的柳成音绝想不到,在金阳子和护国公的眼中,自己现在已然是武林中震铄古今的少年奇才。
金阳子这一生几乎都在修炼内息之术,到如今,可说是练气这一门中的泰山北斗,只不过尘世之中并无什么地位罢了。所以柳成音现在得修为再怎么隐藏,也难逃金阳子的法眼,白鹤观的镇馆之宝《阴阳和合经》,乃是自秦汉之时流传下来两部练气绝学《飞云》和《流水》,只不过岁月苍苍,朝代更迭,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飞云》和《流水》合并为了一部经书。但金阳子依靠这部经书,大几十年寒暑不辍的辛勤,时至今日已然有了七重真气于身,放眼练气一门大大小小的洞府,可以说几乎没有对手。要知道练气门中有三重真气于身的,年纪最小也得四十岁左右,还得是身在几千年间流传下来的大门派,从七八岁练气练到四十岁不娶媳妇,才堪堪能练到三重真气,所以金阳子此时简直把柳成音当成了金疙瘩,尘世中这些个乱七八糟的事情仿佛有了头绪一样,脸上皱纹堆垒笑的甚是开心。
护国公对于突然出现的这个少年,越看越是喜爱,因为柳成音的少年老成与他自己的年轻的时候很是相似,但自己那个时候是在深宫里长大,各种规矩教条从小便学,十几岁时心里年纪自然已经很成熟了,而对于江湖中的武林世家,十几岁的少爷不是飞扬跋扈便是欺软怕硬,那踏踏实实练习武艺继承家业的实是少数,在祖祖辈辈的基业之上再添名望的那简直是寥寥无几。像柳成音这般年纪,如此老成练达,话语得体,心胸豁达,身上功夫了得,在护国公朱权眼中柳成音那绝对是后起之辈中的翘楚,可以说是未来武林的扛鼎之人,所以柳成音开玩笑似的说他们两位对于自己就像街坊里的大爷一样时,护国公和金阳子接口忙称贤侄,也是想和柳成音尽快熟络起来。
“贤侄,你可愿往那北京城擂台之上走一走啊?”护国公眼带询问之色看向柳成音。
“二大爷,我自是想去的,但我年纪尚轻,武功低微,况且还是家里的老小,想必我是没有去的资格。”柳成音说道。
护国公眯着眼笑道:“你的年纪的确尚轻,但武功着实不算低微,已经算是少年英雄了,但这三重真气的修为,你想瞒过别人,却瞒不过我们二人,哈哈哈哈哈.....”
护国公虽不是练气门人,但也在年轻的时候寻山访道,有过仙缘,练过丹田吐纳之法,他虽然没有金阳子内息深厚,也没有如此老辣的目力能发现柳成音已然练成三重真气,但他左手戴着的那枚青玉戒指乃是道门曾经遗失的至宝:唤灵戒,这唤灵戒戴上之后虽说不会对锻炼内息有任何帮助,但却可以更深更远的感知周边灵气涌动。千年之前曾是道门高人用来捕捉珍贵灵兽和采集仙药的宝物,后来失落江湖,到了护国公的手里,护国公朱权本来就喜爱这柳成音,后来越看越觉得不对,柳成音这孩子的呼吸也太绵长了,后来运真气游至左手感知柳成音的呼吸及丹田脉动,才发现眼前这个少年竟然突破了三重真气的境界,护国公实在是咂舌不已,立刻起了爱才之意,若是成音能够在北京城的擂台上崭露头角,那么元阳子一事、北边战事都可着落与他身,将来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也不枉他这一身本领了。
柳成音这时才真叫一个汗颜,自己装了半天没装过去,几斤几两人家老二位早看出来了,只能点头苦笑:“我还道自己已经很好地隐藏了气息,没想到倒是班门弄斧了。”
“你做得对,人在江湖之中,凡事留一条后路总是好的,自己的本事自己知道,这样才会进退有路,左右逢源,不过……..“,金阳子话锋一转,看向护国公:”这立擂一事,若是贤侄参加,以他三重真气的内息,得个先锋官自是不在话下,但这可是武林盛事,与练气一门可并无关系,若是成音以真气之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