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
姜老五院子中,路过瞥见姜姜写春联的村民,已经排起长队。
姜姜持毛笔,一笔落下,一气呵成,一副对联完成。
累死了累死了,如果不是学习系统提出的强制要求,她还能不知道享受,会站在凳子上写春联吗?
太爷爷,我容易吗?为了你们我容易吗?
被念叨的二老,在下面也很忙碌,他们被加了担子。
姜士里负责将写好的春联挂起来晾干,瞥见一帮只会顺地打滚的儿子,他与妻子一样,愁的头发都白了。
一个是神童,难道另一个是憨货!
在地上玩土的小泥猴姜逍铭,只能叹气:妈妈爸爸,我这样的才是正常好不好,姐姐她已经超自然了?世界上有几个三岁不到就已经背下几十本书,还写的一手好字。
爸爸妈妈,我怀疑姐姐是妖怪变的。
第十五章 大嫂进门有人想来砸场子
大年三十守岁,外面大雪纷飞,与三十年后的新年完全两种概念。
四兄弟齐聚爹娘家,大人一桌,孩子一桌。
最小的孩子是姜姜和姜逍铭,姜姜是个不用问事的,也就姜逍铭需要盯着点,不然,吃的一头一脸。
厨房里热火朝天,四个儿媳妇忙碌着。
“大嫂,柴火没了,你去拽点。”四儿媳马文娟说。
“好嘞,这就去,翠花,帮忙看着点。”
“行大嫂。”王翠花应了声,手中快速搅拌饺子馅。
二儿媳妇孟秀忙着炒菜。
姜姜倚在门口,盯着厨房内的一切,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哟,姜姜不出去放炮,在这里做监工呢!”孟秀调笑道。
“对呀对呀!二大娘自己偷偷吃,也不给姜姜,哼哼~”抱胸嘟嘴。
呜呜呜~~~,大年夜好想长大,长大就能结婚,结婚就能生娃,生娃就能与我的小宝贝见面了。
马文娟招呼姜姜“姜姜来四大娘这。”
瞅了眼,四大娘,姜姜不想过去,想想上辈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上辈子四大娘家还没到家败之前,他们家买的房子拆迁了,得到一大笔拆迁款。
那时,姑父得了癌症,需要做手术;家里人都出钱了,而最有钱的四大爷,在四大娘的教唆下,一分不拿,说拆迁款全部拿来还房贷了。
最后姑父拖成了晚期,就因为开始他答应会拿十万,最后分没拿!
世人都说,不能因为人家有钱就必须借给你,更不能拿亲情或者友情做要挟。可你不能开始说借,人家等着,最后你来一句,我没有。
呼了口气,“我出去玩了。”转身离开厨房,搬了个小凳子,望着天空。
雪花洋洋洒洒,地面铺上一层薄薄的雪花毯。
“来来来,举杯,今年收成不错,尤其是老五家的,明年继续加油!”大家长姜学友发言。
众人举杯,期望来年同样是个大丰收。
吃完年夜饭,大人们唠嗑,孩子们在听收音机。
当收音机中的男声字正腔圆、吐字归音,与未来风趣幽默的强调完全不一样。
此时此刻岁月静好,大家还有机会摆脱上辈子的命运。
“一九九年二即将过去,我们迎来新的一年一九九三。新的一年即将开始,让我们一起倒计时,10,9,8·······3,2,1·····咚·····”听着高昂的腔调,最后的钟声,众人欢呼着雀跃着。
王翠花怀里的姜逍远被吵醒了,目光呆滞。下一秒,眼皮一耷拉,又进入梦乡。
回去的路上,姜姜提着小灯笼在前面照路。姜士里端着簸箕,里面是码放整齐的饺子。王翠花唤着姜逍铭的名字,喊着“姜逍铭我们回家了,姜逍铭我们回家了。”
在2020年的时候,她也是这样唤着两岁多的女儿,生怕夜深,被小鬼勾了魂。
虽说迷信,可几千年也就这样过来了,谁又说得清,是真是假。
正月初六!
姜家大房人头攒动,姜姜家与大堂哥家也就一条两米宽的小道之隔,忙碌的声音“乒乒乓乓”,前一天就已经在院中打了土灶,支了大锅,一些四喜圆子、扣肉等,已经炸好待用。
姜姜打着哈欠,穿好衣服,顺便也给被吵醒的姜逍铭穿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