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姜芸正为甄觅的事情想的头晕脑胀的时候,敬书院那边又是出了不小的声响,主要是这在裴良知正式入学第一日,整个书院都是知道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消息——
他拒绝了柳老和叶老的收生邀请。
姜芸是怎么听到这个消息的呢?
除了昨晚自家夫郎散学归家之后,为她端水洗脚时“顺带”提起了一句之外,还有翌日朱鸿先生遣人来姜家院子里找人了。
酒楼新年修业后,他们便搬回来住了。
今日上午那阵仗大的,简直是周围的邻居都围了过来听,姜芸只好趁着裴良知还未下学,和沈玉把人家请进来屋子里喝茶。
没想到人家第一句是——
“现如今书院新入学的书生都已经拜师,朱鸿先生找过裴公子两回,他只是说再考虑考虑,不过夫人我与您说,这时间确实紧……”
“三月后便是乡试报名了,若是要参加科举的学生,最好是要有老师举荐名额。”
其实也是个不成文的规定,是为了在日后出成绩时,对一些考的学生好的有评判的依据,主要是针对与出现同一名次的书生身上。
考官会根据名师的推荐名额,偏重个别学生。
姜芸听闻露出些不解,“阿良确实与我说过这些,只是我以为他有所打算,没有再继续追问,肯定不是对柳先生和叶先生有不满的地方,希望两位老师不要与他计较……”
“两位先生海量,这倒是无事。”那人接过沈玉手里的茶水,叹了口气,“夫人还是好好想想,如何与劝一劝裴公子吧。”
"这是自然!"
姜芸将人送出院子,还是十分恭敬的。
周围那些邻居有人方才听见,纷纷围过来问是个什么事儿,沈玉其实也一知半解这些,姜芸也由着她与大家闲谈。
只等着晚上回来与裴良知好好聊聊。
家里这段日子为新年准备,从购置物什到拾掇屋子,沈玉和秦芒又是一齐赶着给家里做新衣裳,整日忙得不行,导致一家子睡得也早。
今日裴良知下学比平日还晚了。
这也亏得是在姜家院子这边,姜芸见他回家时手脚冰凉,肚子还发叫,趁着人去柴房洗漱,专门从榻上下来给他去煮了碗面。
在酒楼可就没有这待遇了。
那儿后厨离屋子实在是太远了。
等到两人能坐下来说话了,也就点了两盏小的油灯。
裴良知端起滚烫的面碗还没多久,望见姜芸朝手心哈气儿,又放下了,起身先给她找了件更厚实的披风裹紧了,“要不先去睡?”
“不要,我有事儿问你!”姜芸一下子严肃起来,“我听说,你这几日在书院还未拜师,你不是与我说已经想好了吗?怎么如今又拒绝了两位先生?”
裴良知没想到她问的是这个。
昨夜他其实主动提起过一些,但觉得近日家中事情许多,没必要再将自己的一些麻烦事儿和妻子说,怕惹得她心烦。
“是。”他低头咬了一口面。
姜芸瞧他这般着急,“慢些,太烫了……”
裴良知没说因为拜师的事儿,今日书院的课程繁重,许多时候就连几位老师布置的课业很多,他差些做不完。
而且傅恒轩已经接连两日没来学堂了。
听雒齐说是请了假。
裴良知了解的是,傅家夫人年纪已过三十五,如今又是有孕身子重了,不知为何近几月一直觉得亏欠嫡子,想傅恒轩在跟前,就希望他多待在家中。
不过傅恒轩不来也无事。
上回书院考试中他是与雒齐并列第一。
柳询和叶文川嘴上不说,但都是各自骄傲的,尤其是叶老,傅恒轩是他最调皮却是最喜爱的学生,平日不爱与人竞争。
这回稍作努力便是与雒齐并榜。
确实是难得的苗子。
裴良知也不是突然想起这些,只是觉得傅恒轩近日不来学堂,怕是与前几日他和姜芸没有帮他识得宛溪有关,已经是心灰意冷了。
稍微有些对不起人家。
至于为何迟迟不选择老师这事儿……
“我想拜韩瑞先生为师。”裴良知声音平静。
姜芸一下子愣住了。
她原本还在想一大堆话劝的。
说实话,通过这段日子真实了解过裴良知的能力,加上已经提前知晓,他日后大有作为这一点来说,姜芸是真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