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听了以后问周婉云:“那这样看,追风,我们要不回来了?我们所有人加一起,也不行啊?”
周婉云说:“不,北地藏,怎么会贪图一匹马,即便那是汗血宝马,父亲说,北地藏必有深意,估计就是想引你过去,而不想与其他人见面,也不想现身,所以这样露了一手。”
于风问她“那上哪里找他呢?”
周婉云说:“恰好我爹爹知道,两人偶有唱和往来,并探讨一些佛法,道法,现在他已经归隐在河海交界处的大孤山上,自称孤山老人。”
其他人一听,都说那咱们去吧?人多一点,也安全一点。
周婉云说:“不用的,爹爹说了,他这样,只是希望于风自己过去,至于安全问题不用担心的,咱们陪他到孤山就行了,到了山上孤山老人的归隐处,谁敢打扰。”
也是,大家都说,人家孤山老人,能这样就让一匹天马凭空不见,我们绑一起也不是对手。
于风想了想,现在这样焦急也没用,也睡不着,不如休息一会儿,准备好东西,马匹,天蒙蒙亮就走,毕竟,那时候,靠马,也得大半天才能到孤山。
大家有谁能睡着呢,天还没亮,就都起来了,都要去,就准备了马匹,水,干粮,一起出发了。
过了中午,他们来到了大孤山下,龙儿没来过,看见这山,啧啧称奇。
这山,地处大洋河和黄海的交汇处,风景秀美,陡峭挺拔,方圆几十里,都没什么高山,都是平地,却就独独它傲然独立,十分显眼,所以,得名孤山,或者大孤山。
大家拾级而上,过了山门是一个戏楼,于风看到,真是感慨,这一个不叫物是人非了,应该叫人是物非,这戏楼几百年历史,没想到,他穿越过来,真是看见原貌了。
他的时代,那可是有国家名片高铁啊,说来就来,十分方便,他向来喜欢古迹,那是经常来的,而市内那些人造的寺庙,漂亮是漂亮,他不喜欢,总觉得不如大孤山这样的古庙,能让他的心,一下就安静平和下来,而且,还有种说不出来的熟悉的感觉。
于是,边上山,边给大家介绍,这个大孤山有神奇的八景,素有“水底洞天鹿门海蜃海岛渔舟鸽洞云深泰山魁楼西岭松涛孤山圣水峭壁石人”八大景之说。这里蓝天白云晨曦晚霞无不是静谧幽深的美,,而说它神奇,而不光是景色如何好,是说这些景色的与众不同。
比如山顶上的圣水,应该就是山泉吧?可一般的山泉,都应该是在下面涌出,可大孤山的泉水,是从最高处涌出,流下,老百姓都说这是神水,都来山顶上接水。
周婉云虽然是本地人,但向来喜静,还真没来过,小雪也是一样,明朝风气虽然开放,可那时候,交通毕竟是不发达,女孩子出来又不是很方便。龙儿就更不用说了,听了于风说的,就急着要先上到顶上,先看看那圣水泉,喝上几口,再慢慢游览景色。
于风说:“你们都先上去吧,我自己找找,应该就是在庙群附近,许翰为几个陪同女孩子们吧,我自己应该更容易找到孤山老人。”
孤山的庙群,已有千年历史,在唐朝就已经初具规模了,之后,宋元明,又都不断加盖,维护,到明朝已有各种寺庙几十个,房间数百间,分为上下两个庙群,既隔离,又各自联系。于风一边看,一边很感触,在中国,也很难得有这样的庙群,历史又久,又没有被很多专家保护过,维持了大部分的原貌。除了庙会期间,平时鸟语花香,又很幽静,现在的那些大明星也经常过来,可能因为它又是真迹,又安静吧。
而且,大孤山是现存不多的,儒释道三家混杂在一起的庙群,和平相处,各不打扰,你可能刚出了大雄宝殿,旁边就是个文曲庙,而在文曲庙那,绑个红绳,许愿科考得中,转身,就是吕祖庙了。
慢慢的,他看了好多的寺庙,并没有什么发现,他也不急,既然知道了天马是在孤山老人那里,也就不急了。
而且,这些古庙,慢慢欣赏,心里有熟悉又陌生的情绪,每一块砖,每一个瓦,应该都有岁月的侵袭,自己的故事。
庙群曲径通幽,布局精妙,四处都可以通行,上下都各有景色,于风索性就在庙群里转了起来,出了这个,就进了那个,也不管目标是哪里,既然不知道,倒不如随性为之,一切随缘。
绕着庙墙,游荡观赏,他来到了观音阁,是大孤山古庙群三大奇观之一。
因其坐南面北,当地人称之为“倒坐庙”。相传,观音菩萨圣像曾面北背南,从海上飞来,使当地瘟疫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