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熙明至今还记得,那天的场景。
大明上朝派来的官员汇聚在五山城的空地上,召集了所有的民众,宣发他们最新的政策。
由于大部分民众都不会汉语,所以官员们的话还需要翻译出来。
金熙明很幸运,就做了其中一个官员的翻译。
他能清楚地看到,下方民众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他,特别是在政策出来之后,要召集“所有会汉语的当地人,进行统一培训,成为五山城官府的官员。”的时候,他身上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巡视。
有羡慕,有嫉妒,有考量,有怨恨。
那天金熙明的脑子也是嗡嗡的,昏昏沉沉地回到了家,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的父母。
他的家庭并不好,家里除了父母爷爷奶奶之外,还有五个弟弟妹妹,一家十张嘴都要等着吃饭。
而且父亲因为早年过劳成疾,成了瘫痪,母亲平时也要帮其他有钱人家洗衣服才能赚几个铜板,弟弟妹妹年纪又太小,他就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父母得知了这个消息,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十几辈子的平民,到了今天,儿子就能当官了?
不止是他们,金熙明直到真正穿上官服的那天,依然感觉自己还在梦里。
他还记得周围邻居羡慕的眼神,那些往日欺负他的人害怕的眼神,还有弟弟妹妹渴望的眼神……
“熙明,你在想什么呢?”
金熙明回过神来,看到身旁李子阳的关切表情,心中一暖,笑呵呵地说道:
“没什么,就是想起了自己以前的日子。”
“我明白,”李子阳感慨地叹了口气,“以前都是什么日子啊,每天都在温饱线上挣扎,如果不是大明天兵降临,我们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一辈子都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现在不是改变了吗?”
金熙明抬起手,展露出自己的官服,逗得李子阳哈哈大笑。
“是啊,现在我们都是五山城农业部的官员了。”
这段对话是在大街上进行的,他们二人现在是五山城农业部的官员,最近因为大明颁布的新护农政策,准备深入五山城周边的村庄进行调研,来获取第一手资料。
毕竟不同的地方,情况也有所不同,不能拿着政策生搬硬套。
现在的丸都府的官员都是由新人为主,跟因循守旧的传统官员不同,他们胆子大,并且细致入微,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所以才能让丸都府各大城市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他们没有一当官就享福的想法,满脑子想的都是为人民服务。
也许有人觉得太假。
但是当一切的好处都跟人民幸福度挂钩,那么一切都说得通,虽然丸都府的人都耳闻大明受到天帝陛下的关照,不日就将飞升,到时候人人如龙,百岁寿命也不过是起步,吃饱喝足也不过是基础。
然而在他们看来,还是有些虚幻。
大部分丸都府人,都认为这是大明朝廷给他们美好的诺言,也许有生之年无法见证,但只要是一直朝着这条路前行,就无怨无悔。
金熙明和李子阳二人骑着矮马出行,不到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
这是一处五山城最高改革的地方,这里的村庄原本是某个地主的地盘,所有的农民都在为地主干活,被地主剥削,在大明天兵降临后,这些农民就被解救出来,并把田地按照人头进行分配,而且刚开始的一年,并不会收受税率。
按照府主的意思,普通人已经活得如此艰难,就不要再雪上加霜。
而且还取消了丸都府所有的苛杂税名,只留下基本的商业、农业税,据说后续的税务名头,会根据大明的变化而增加,但绝对不会超过现在的税率。
大明官员言出必行,所有人都在这半年见证,所以都为之信服。
村庄改名为山南村,山南村的村长姓陈,原本是地主的农户,而且也没有姓,直到被解放之后,才从官兵那里学习了汉语,给自己取了一个陈姓,改名陈福。
金熙明二人进入村庄,便看到道路两边种植的橘子树,现在正值秋日,却依然硕果累累,不过看样子,离采摘的日子也不远。
这橘子种子是从大明运来,据说是皇上从天庭宝库里买来,一年四熟,不惧怕低温,生命力极为顽强。
“你好,陈村长,我是农业部调查组长金熙明,这是我的证件,这位是我的同事李子阳。”他们二人刚进入村庄,就看到一个男人站在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