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晴并不熟悉。
这种熟悉,不是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而是说他对风晴的演唱风格、嗓音条件以及其他各方面,都还不够了解。
一个歌手出专辑,并不是随便挑几首好歌录制成一盘磁带就可以的,这些歌,还必须考虑歌手的自身形象、演唱风格、市场定位,以及包装宣传等等各方面的条件,可以说,一张新专辑能否成功的第一步,就是从选歌开始的。
正因为如此,很多歌手在出新专辑之前,公司往往要为他们收录几十甚至上百首歌,然后从中挑选出适合歌手的歌曲,这样才能奠定一张新专辑的第一步。
吴大官人和风晴目前还仅仅只是见过一次面,就连对方唱歌是什么样子都不知道,怎么给她制作新专辑?
换个角度说,哪怕现在就让风晴在他面前亮亮嗓子,让他知道了对方适合唱什么样的歌曲,难道就能把新专辑做出来了吗?
事情还没有那么简单。
在了解了风晴适合演唱什么风格的歌曲之后,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前期的市场调查,观众的接受度,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就好像端木的新专辑,正是因为端木之前演唱过《卷珠帘》和《贝加尔湖畔》,这两首歌都在音乐风月榜上进行了打榜,同时取得了不俗的好成绩,才让大家知道:哦,观众们对这两首歌是认可的。同时也代表他们认可了端木的这种演唱风格。
然后才有了这张新专辑。
哪怕这张专辑里面其他的歌都扑街了,至少还有这两首歌撑着,一般的歌迷都会卖个面子。
这才是一张新专辑诞生最正常的流程,如果缺少了之前的市场评估这个环节,那这张新专辑就等于是蒙着脸摸黑冲到上市场来,到时候结局是好是坏,谁也不敢打包票。
风晴虽然是已经成名的小天后,但是她的新专辑,同样要遵守这一流程,最起码要先拿专辑里面的几首歌去音乐榜上打一下榜,试探一下市场的反应,然后才能根据市场的反应来决定是否要为她出新专辑。
如果直接跨过这一步,专辑倒不一定会扑街,但是能收到怎么样的效果,谁也说不准。
再说了,打榜也是一种宣传,等于是为新专辑打广告,如果不打广告就直接卖产品,收益肯定是会受到影响的,没有任何一家音乐公司会做这样的傻事。
那么问题就来了,联赛休赛期总共才两个月,现在已经快过去一半了,就算是现在马上拿风晴的新歌去打榜,至少也要经过一个月的宣传期,等到风晴的新专辑上市时,正好撞上新赛季的联赛重新拉开战幕,到时候大家的注意力都转到联赛上去了,还有谁会去关注她的新专辑?
就算风晴是歌坛小天后,也不可能去挑战市场规律。
所以实际上吴大官人已经没有选择了,端木在这个时间选择离开,完全就等于让花漾一个月的准备功夫都白做,同时还断绝了他们另外制作新专辑的念想。
不得不说,端木的父母做出的这个决定,给花漾带来的影响绝不只是少了一个有潜力的歌手那么简单,几乎是将花漾逼上了绝路。
要不是正好遇上风晴准备入股公司,适时的投进来一大笔钱,估计花漾的资金会直接被这件事给生生拖垮。
想到这一点,大官人直觉就认为这件事肯定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梅芝兰老人邀请端木加入皇家歌剧团这件事,大半个月之前就已经发生了,如果端木的父母早就知道这件事,为什么早不来闹,偏偏要等到这节骨眼儿上的时候才来?
要说这件事背后没有任何阴谋,吴大官人打死都不相信。
他虽然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是谁的手笔,但是只要随便猜猜就能猜出来,现在花漾娱乐的敌人是谁?除了娱英的那个胡天翼,还有谁会制订这么恶毒的计划来打击花漾?
他唯一不明白的地方,就在于娱英的人是怎么知道梅芝兰老人邀请端木加入皇家歌剧团这件事的?
想起上次在对阵晨曦娱乐的时候,公司里那个叫老金的员工眉飞色舞地想要煽动他加入晨曦娱乐,吴大官人突然觉得公司里似乎还有一股暗流在暗暗的涌动。
把自己的考虑给水大美女说了一遍之后,水红袖脸上也浮现出了凝重的神色,正如大官人所说,现在再去制作一张新的专辑,明显已经来不及了,那现在该怎么办?
一家音乐公司,如果不出专辑,那还靠什么来赚钱?音乐联赛的跨度很长,从头年的六月底一直到次年的四月初,在这段时间里,所有乐迷的注意力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