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什么是人(的本质)?为什么活着、应该怎么生活、该怎么动脑筋?的“两个伟大的问题”。这是自古以来人人都曾思考、时刻都在践行的有关人性的问题。
人性有五大奥秘,所有人都受到人性全面深刻的支配,人因此获得了幸福。
什么是幸福、什么是最大的幸福,为什么身在福中不知福、要付出辛苦才有幸福,为什么幸福与痛苦永远维持着动态平衡?为什么永远艰苦奋斗、发奋图强、力争上游、永远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是幸福?
为什么一切非不良的思想活动都是思想上的幸福。为什么一切非不良的举手投足、站立坐卧、转身行走、散步奔跑等行为活动是行为上的幸福,为什么普通平凡、平平淡淡的生活是幸福、又有许多人常常感觉不到平凡生活的幸福?
什么是聪明、聪明从哪里来?什么是意识?感觉、认识、立场、观点、意志、愿望、趣味、情感从哪里来,思想与实践有什么关系,认识与存在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思行合一天人合一?什么是心静,什么是高质量的心静,心动与心静有什么关系,幸福与心静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人把心静看成是最高思想境界?思想能不能一心一心二用、三用,怎样才能一心三用?人应该怎样使用自己的思想能力?
什么是感觉,感觉有什么好处,什么是清晰明白的感觉,下意识的感觉有什么作用,感觉不清晰有什么害处?
什么是灵魂、在哪里去寻找自己的灵魂?身体是灵魂暂住的躯壳吗,灵魂能否离开身体永存?什么是神仙上帝,神仙上帝住在哪里,世界上有造物主吗,什么是宇宙产生的根源?
什么是人性?人性有什么用?没有人性还是人吗?为什么有的人思想丰富深邃、兴趣广泛情感深厚,心地善良、品德高尚,性格好、说话温柔动听、为人温良恭俭让、充满了幸福和人性?
以上都是人性之谜,是自古以来世界级的最伟大的问题,其道理既普通又深奥,而且不同人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各不相同。
有的人劳动做事少,没有丰富的生活趣味和幸福感,生活单调枯燥,不热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接触到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人性的本质少,难以获得深刻的认识,对人性和社会的表面现象尚不能较多的理解,更无法解决以上有关人性的问题,这很可惜。有的人只想追求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只能活在富裕的环境里,适应环境的能力差、生命力脆弱、害怕吃苦、失去了金钱的支撑就不知怎么活。为了钱不顾一切去坑人害人、搞电信诈骗、贪污腐败,这样的人因不正常的认识、趣味、生活观、幸福观等原因从不深入思考以上问题。
有的人爱长时间思维,将太多的时间投入自己思想中的精神世界,形成了长时间思维的习惯、又无法克服习惯性长时间思维的苦恼,长时间思维的作用巨大害处也大,使思想少有幸福的安静,有长时间思维习惯的人常常不知道欣赏自己的行为享受自己的感觉,思想内向、缺少耳闻目染,进入社会显得无知处处碰壁,于是思想抑郁焦虑。有人已老了长长的路走过了大半,经历了无数的事件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心中却总有重大问题放不下,思想困惑、长期没有头绪苦苦地思索,常坐在沙发上发呆,这是沉重的痛感:大多是在思考人该怎么活着,怎么才能用好思想能力等有关人性的(奥秘等)伟大的问题才会这么执着。
草原上的人说马儿走得慢是骑马的人在长时间想问题,为啥思考呢是心中的问题很矛盾、有点复杂,须用长时间思维去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长时间想问题、思想就失去了心静的状态,心静(的感觉)和短时间思维是观察的基础、也是长时间思维的基础。心不静就失去了感觉能力,感觉主管人的行为动作、使行为准确灵活、姿势优美、潇洒自在、随心所欲,动物仅凭感觉就能使自己的行为准确、灵活、随心所欲,习惯于长时间思维的人就会失去这些能力。
良好的观察状态只含感觉和短时间思维两种智力,长时间思维分散了实践观察中的注意力,使思想没法心静地、清晰连续地注意行为感觉,使感觉能力和意识能力降低、难产生当前践行所需的清晰连续的感觉、明白的意识,于是影响了观察又影响了践行,使自己难在实践临场做到思行合一、天人合一的充分发挥,难以准确灵活、主动自由、姿势优美、潇洒自在地活动,生活就不够幸福了。
或科研人员、或成长中的青少年、或做事出现了重大障碍才需要投入长时间思维,长时间思维不是平常熟悉的生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