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玉山书玺缘 > 第三十三章 红颜未必真祸水

第三十三章 红颜未必真祸水

韩风等人按照乌玳上人的指引,在金三爷的山寨养伤。此人虽也号称武林中人,手下有几百号弟兄,但却不似寻常江湖绿林打家劫舍。经过几天的接触,韩风才看出端倪。金三爷是多尔衮的包衣奴才,在此落草实则是多尔衮的一处联络点。十几天后几人伤势好转,便准备告辞。金三爷并不为难,还为其送上盘缠,并安排沿途江湖中人予以方便。此时整个关外风声鹤唳,到处是捉拿四人的文榜告示,因有多尔衮的暗中帮助,一路走来却是有惊无险。韩风一直在想,他刺伤皇太极,满清上下势必对他痛恨至极,纵然多尔衮对皇太极存有异心,就算他是所谓的瑙岱,多尔衮睁只眼闭只眼网开一面就是,也不必冒险帮助他们。难道自己身上有什么他们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而欲擒故纵?会不会和铁叔有什么关联?铁叔在满清做过护卫,看来是不假的。既然多尔衮提到铁叔,当是牵扯着莫大的干系,解开这一切谜团的关键是找到铁叔。

几人回中原直接走的山海关,是十分冒险的,这里是大明和满清的前线战区,在常人看来此路绝难行走,但在金三爷的安排下,几人化装成普通百姓,由武林中人一路护送进关,倒也没遇到什么麻烦。韩风急欲寻找铁叔解开谜团,李信也被李自成一再催促,令他回到义军大营,所以几人一进入大明辖区,便策马飞驰。此时虽为大明和满清的休战期,但山海关通往北京的官道上,仍是充满衣不蔽体四散逃荒的人。几人骑着高头大马还是颇为惹眼,不时有路人投来异样的目光。忽然,前方走来一队兵马,护送着一顶轿子。路上难民纷纷避让,为首的军官挥舞着马鞭,耀武扬威不断呵斥路人,便有几个难民被他抽打倒地。随行的兵丁也是不断鞭笞路人。韩风等人也躲到路边,红娘子怒目斜视,嘴里小声骂道:

“这些畜生,就敢对老百姓凶,真是到了关外见了清狗,估计连逃跑的勇气也没有,师哥,看来你是对的。”

红娘子指的是李信加入义军推翻明廷是对的,李信却苦笑道:“这事情不错,朝廷昏暗腐朽,确实该推翻,只是该由谁去推翻?”他对加入义军,心里始终有隐隐忧虑,黯然道:“口口声声救民于水火,但能做到几分?”

“二弟,你也不必担忧,朝廷不义,老百姓群起推翻之是大势所趋,但推翻之后呢?无非是改了朝换了代,老百姓始终是老百姓,有一句诗文怎么说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李自成野心颇大,但我总感觉他格局狭隘,目光短浅。但二弟既然加入了义军,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总是不忘初心,尽心为老百姓做些事情。”

“大哥,你们别只顾说话,看那边起了骚乱。”李欣倩打断他们顺手一指,就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黑衣道士突然冲出难民,飞身跃起直奔那顶小轿袭来。人群当即骚乱,冲散了护卫小轿的军士。黑衣道人飞脚将几个轿夫踢开,那顶小轿随即落地。黑衣道人一掌将轿顶打烂,扯破轿帘,挥剑朝里面刺去。轿内传来女人的尖叫声。为首的军官正在呵斥难民,见小轿受袭,调转马头挥舞长枪朝黑衣道人刺去,反应过来的卫兵也纷纷围攻。黑衣道人只得抽出长剑招架,全力对付官军。那军官因在马上,枪杆又长,占据优势。除一部兵士护住小轿外,余下的人也配合军官,将黑衣道人围得密不透风。黑衣道人的剑法甚是精妙,虽被围攻却不慌乱。军官的长枪上下左右刺来,黑衣道人挥剑招架,却被围攻的兵士抓住漏洞,左肩被长矛刺伤倒地。军官见道士受伤,一边纵马踩踏,一边举枪猛刺。眼见黑衣道士必死,红娘子已抽出软剑,随时救人。哪知那道士并未束以待毙,一个翻身躲过马蹄,回首一剑刺向军官马颈,马匹吃疼受惊,四蹄狂蹬。军官受不了颠簸摔下马来。黑衣道人眼疾手快,挥剑压住军官脖子,眼见军官性命不保。

红娘子看得热血沸腾,心道,宰了这狗官,平时就会欺男霸女鱼肉百姓,今日终于要迎来报应,却看到东面策马又过来几个军官,为首的军官掷出一杆长枪,穿透黑衣道人的手臂,顿时鲜血直流,手里的长剑也随即落地。救人军官不等马儿赶到,飞身离马向小轿奔去,随行军官立即将道人制服。道人口中却大骂:“狗官,吃里扒外窝里横,满清在关外虎视眈眈,你们还在纵情声色,今日杀不了红颜祸水,苍天呀,难道我泱泱中华定要落入异族之手吗?”黑衣道人垂手顿足,声音有如凄凉哀鸣,撕心裂肺,围观的难民虽然目光呆滞,也无不为之动容。李信看了一眼韩风,策马挥剑就要救人。红娘子和李信并肩,已抽出软剑。却见那军官从小轿里搀出一位女子,头发已被黑衣道士的剑戳得散乱,目中仍是惊恐不已。见到女子长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