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小安三人也不敢走远。就在风铃塔旁等候。
仔细看这风铃塔,修建的还是特别精致的。虽然是木质结构,但每一根圆木,都用油浸润过。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两点。各村的参赛选手,陆续进入到比赛场地。
潘小安三人也随着众人,进入赛场。一共五十五个赛位,上面都标好了数字。
技术比赛不同于科举考试,怕有夹带。手工技艺,没有人搜身。手上有活没活,物品上见真章,不怕有人作假。
等到参赛的选手,各就各位之后。县太爷带着一众里长,来到赛场。
县太爷讲话说道:“很感谢你们能来参加此次柳编比赛。你们都是各村,优秀的编织选手。希望你们,能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接着他又说道:“这次比赛胜出的前五名,会随他一起去临城参加比赛。并且还会根据排名,获得丰厚的奖励。”
说完,县太爷就被请到一边去喝水。比赛时间为两个小时,比赛的题目,竟然是编织一座草房子。
听到这个题目,潘小安才恍然大悟。难怪赵府小姐会花高价,来买自己编织的草房子,他们是想偷学自己的编织手法。
如果自己,再编织同样的草房子。在眼下这种情况,就很难胜出了。
他看了看旁边的王三和孔老二,两人也在抓耳挠腮,没有思路。
对于他们这种,只会编织筐篮的人来说,编织草房子实在有点太过于复杂。
潘小安又向周围看去。见多数人都还没有动手。那些动手速度快的,不是真的有技术,就是提前知道了考题。
“编一个什么好呢?”潘小安一时之间也没有考虑好。
一阵清风吹过,风铃塔上的风铃,发出了叮叮当当悦耳的声音。
潘小安灵光一闪。就编织一个风铃塔吧。
有现成的实物做模型。潘小安编织的很快。
旁边的王三看他开始动手,也急得抓耳挠腮。来郡上参加一次比赛,要是什么都不编就退了场,回村还不得被笑死。
他想起自己给家里旺财编织的狗窝,觉得那个也不错。
孔老二更绝,干脆编起了鸡笼。
比赛场上,没有人说话。只听见编织柳条,藤草,竹片的沙沙声。
比赛场外,有很多围观的百姓。郡上人们,生活相对富裕。大家都有时间,过来看景凑热闹。
“赵管家,你猜猜这次是我们张府能得第一名,还是你们赵府呢?”
赵管家哼的一声,“老张,这次你怕是要失望了。我们少爷请来会捉灵犀鸟的王老汉,来给做指导。赢下这场比赛,还不是十拿九稳。”
张管家吃了憋,但他还不服气。“你可敢给我赌上一赌。”
他知道自己的老爷是这次评审之一,总会有一点偏向的。
赵管家又哼的一声:“这有何不敢,只是不知道,你是个什么赌法?”
张管家从袖口摸出两锭银子,足有二十两,还有什么比这个赌法,更实惠的呢?
赵管家点点头,“你这银子,我赢定了。”
两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有衙役鸣锣,提示选手时间到了。
县太爷领着一群里长走进赛场。他们现场打分,合格了暂时留下,不合格的立马就淘汰出局。
一行人边走边打分,一连好几个选手,都被直接淘汰。他们编织的只是带着盖子的大筐。
走到赵府选手面前的时候,县太爷点点头,便有师爷提笔记下。赵府八号,合格,留下。
淘汰,淘汰,…合格…合格…不一会一行人就来到孔老二面前。
潘家村三十三号,鸡笼一座,不合考题,淘汰。
潘家村三十四号,狗窝一座,不合考题,淘汰。
一连淘汰两人,里长脸色发寒。“这些没用的废柴,白瞎了我的衣服和大肉包子。”
潘家村三十五号,风铃塔一座,甲等,留下。
里长听见潘家村还留下一个名额,不但留下,还得了一个甲等。
他知道,甲等就可以直接入选前三。一个去临城参加比赛的名额,是定下了。
里长心里高兴,急忙走到前面。一看,原来是潘小安。他有些惊讶的看着潘小安编织的草房子。
眼前的草房子,一眼就看出是风铃塔。不但塔的轮廓和层数一致,就连上面的风铃,都有很好的复制。
等县太爷他们走过以后,里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