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竟是冤枉了人。”
“那可是谢家军啊,他们也敢冤枉,胆子真是大。”
九娘听了点头。
这天之后,城中人又骂了数日,很快,朝廷的告示下来了。
上边说,陛下有意为谢家军洗清冤屈,特意罢朝三日,带着文武百官去了谢家军埋骨之处祭奠忠魂。
只是,当年谢家军事发后,不论男女,都是斩首示众,尸身更是随意丢弃,没有入谢家宗祠。
陛下下令,恢复谢家声誉,恢复谢家军声誉,谢家当年宅院被重新修缮,祠堂也再次供奉起来。
听说,陛下欲再次启用谢族中人,只是,当年那事发生后,谢家嫡系被都斩首,谢家旁支也四散逃离。
偌大的谢家,再也没有机会重现往日的辉煌。
而城里人知道了这事后,更是自发去给谢家军祭奠。
当年,谢家军曾到过这里,更是守护了城中百姓。
拜祭之地选在了城外的万骨碑林里,这里,埋葬着当年战死沙场的部分谢家军将士。
九娘也跟着去了。
祭奠那天,城外难得下了雪,这个季节的雪本就少见,再配上这个地点,场面很是悲戚。
祭奠完回城后,雪还在下,九娘跟小鸢到家时,周义竟然已经回来了。
九娘问过才知道,沈家的判决也下来了。
沈槐的判决自然是毋庸置疑,被判了秋后问斩。
其余的沈家人,男的被充了军,女的被发配到了苦寒之地,终生不得离开。
九娘听了这消息,泪如雨下。
她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亲耳听到沈家众人的下场,还是难以接受。
谁能想到,嫡母当初的随意发卖,竟救了她的命呢!
现在沈家没被牵连到的,除了几个已经嫁人的姑姑,跟她一辈的,也就只有六娘了。
毕竟,罪不及出嫁女,阴差阳错之下,她的命得以保全。
也不知道,当初嘲笑她的府中众人,现在又是何种光景。
她跟她们,怕是此生也见不了了。
等到九娘消化了这个消息,周义话锋一转,又说道:“你知道这回掀起谢家案的人是谁吗?”
“谁?谢家后人?”
“嗯,还有齐家军!”
九娘这回愣住了。
“齐家军?”
“正是!”
“现在的齐家军将领,曾在谢将军手下当过兵,后来被调去了别处。”
“听说谢家军的事情时,他不过是个小小的士兵,后来一步一步到了现在这个位置。”
“所以,这回谢家军能翻案,他的作用可不小。”
“不过,也是陛下清明,要不,谢家一案也不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原来是这样!”
周义见她神色还是茫然,只得说道:“掀起这回事情的谢家人,是当年谢家的旁支,谢家事发后,隐姓埋名过了数年,这几年才开始出来大肆行动。”
“沈家这回的事,便是她暗中操作的。”
“九娘,那个人你认识!”
九娘听到这话,直接愣在了原地。
她认识的人?
她怎么会认识谢家人?
她都没出过城,哪里去认识谢家的人呢?
九娘还在疑惑,电光石火间,一个名字从脑中蹦了出来。
她一脸震惊看向周义。
“你是说,谢玲珑?”
周义点头。
“怎么会?”
“怎么会是她?”
“她一介女子,哪里来的那么大的能力,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那她现在呢?是在京城?”
“这就不清楚了,但京城那边传回来的消息,确实是这样的。”
“我也不信,可谢玲珑这个名字,是真真切切被记载下来的。”
九娘还在震惊中。
她哪里能想到,当初那个开绣坊的女子,会是为谢家昭雪的关键性人物。
那她当初在这里是做什么?
是因为沈家在这里吗?
不知怎的,九娘突然想到谢玲珑曾经问过她的出身,知道她来自沈家后,她还告诫过她,不要跟沈家人走的太近。
难道说,从那个时候开始,谢玲珑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吗?
九娘想到这些,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