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烤得最狠的那个。
李杰从头到尾看完了比赛,觉得皇族被骂得简直是比窦娥还愿,全力争胜难道还能有错?至于实力不济,那谁又希望如此呢?
而且说omg获胜就能赢skt的说法,李杰也是觉得纯属拿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来折磨自己。就算omg进入决赛,他们也很难赢skt1。
一方面是因为运营落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韩国战队在s赛中的进步和战术适应性实在是太快了。
omg能在小组赛中获胜,得益于灵药的野区强势入侵反野,反野成功后,灵药又将对位的优势通过gank转移到了上路,由尚处巅峰期的gogoing将优势化为胜势。
玩lol的都知道,打野反野是一项非常有风险的举动,如果能成功的话优势自然不小,但失败的话,打野这一路前几分钟颗粒无收,基本这局就崩了。现在是如此,在没有经验追赶机制的年代就更是如此。
野区一旦崩盘,线上自然也会连带着畏手畏脚,兵线经营也会受到影响,这一局也就输了70%。
如果用星际争霸来做对比的话,那就是omg在小组赛时对skt放了一个前期的rush大招,而且成功了。而这种战术通常是由有弱者心态、不敢拼后期的人发起的。
但这样的战术通常只能赢bo1,赢不了bo5,omg选择在小组赛局势尚不明朗的时候用这一大招也无可厚非,但要说因为这场比赛omg能在bo5的决赛中赢skt,只怕说得有些过。
更别说即便是在skt野区大劣,faker得不到支援的情况下,他照样在线上把无状态给打爆了,只是因为酒桶团战作用比不过发条的关系,中后期才慢慢陷入劣势。
结束了小组赛后,skt的进化是肉眼可见的——他们很快便将另外几个赛区的战术精华吸收了过去,一路上也没有给过对手几次机会,牢牢地在这个刺客中单的版本发挥出了faker的实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地横扫了所有对手。
在李杰看来,虽然faker实力如日中天,但皇族硬实力总体其实并不差,uzi和神超也没有拖后腿,皇族之所以输,是因为他们在战术应对上被克制得死死的。
不管是适应版本的速度,还是战术的多变性,ogn的领先都非常明显,这显然是教练组和俱乐部环境的差距。
尽管skt的lol分部成立还不到一年,但因为俱乐部有韩国sk电讯赞助的关系,它从建立之初就是一家豪门。它不仅资金充足,而且还有着从星际争霸分部挪过来的大量青训选手和教练。
星际争霸发展这十几年来,韩国电竞俱乐部的教练组体系已经相当完备,除了“总教练”也就是监督外,他们还有着海量的助理教练和分析师。
分析师自然就是分析版本和外区选手的底层教练,助理教练有研究战术的、有负责监督训练选手的、有为选手和其他教练提供生活服务的,分工非常明确。
而主教练充当的则是比赛选手“父亲”一般的角色,不仅在比赛战术和选手未来规划中的权威极高,而且在俱乐部管理层中也非常有发言权,有的甚至还有俱乐部股份,和足球界英超的主教练权限差不多。
在中国俱乐部里,教练这个位置的地位就和中国编剧在电影中、辅助位在游戏中的地位一样,明明重要且不可或缺,并且非常影响结果。但就是因为缺乏传承的关系,得不到足够的尊重,不仅工资少,而且话语权也不高。
毕竟职业选手都是王者分段,他们通常不太愿意听从白金分段的教练分析,很多教练认为可行的战术,他们都能用操作来打爆,再加上俱乐部老板往往又是一堆脾气大的富二代,所以一来二去之下,教练的地位也就越来越低。
教练权威过高当然也会有很多不太好的后果,比如战术过于求稳,以及选手个人发挥被遏制等等。
整个战队就和一架精密机器一般,服从于教练的个人意志。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大家都各有各的看法。但仅仅只是从竞技层面来看的话,给主教练足够的权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外行领导内行的结果,而且战队有了主心骨后,适应版本的速度也是飞快,
版本有多重要?有时就是一个英雄基础攻击力提高3点的细微改动,其它环境不变,该英雄在rank中的排位胜率就能高出5%。不跟着版本打,坚持“以我为主”的队伍,除非硬实力真的高出其它队一大截,否则结果也只有失败。
尽管lpl也算是迈入了正轨,但李杰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