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了,主要是其他人一起给李杰他们三个“喂招”。
因为李杰和sed老师、jim都是神族玩家,所以大家就不用研究tvz和人、虫两族的内战了,只需要一起讨论神族该怎么打就行。
虽然平时大家竞争很多,但到了关键时刻,出来帮忙的国手依然有不少,西瓜、土豆明、鸟哥、ia都来了,甚至还有一个台湾钢铁侠战队来的hui。
李杰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集训,一开始还有些新鲜。不过很快他就发现,大家的打法都过于前期、过于偏战术了一些,甚至连台湾那边的选手也一样。
李杰觉得这样有些不太对。
“这样...咱们先来比一场运营大赛怎么样?”李杰建议道,“先把‘标准’运营流程定下来,假设对面也和你平稳运营,前期神族的兵只出追猎,后期叉球凤凰,虫族双喷飞蛇,人族维京鬼兵哲学流。”
第二百八十三章 遇到一个不想遇到的人
因为李杰的战术储备比较多,所以大家也就同意了他的意见,先练习运营。
结果李杰发现,在毫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扩张,虫族三开、前期只出少量兵的前提下,众人运营达到200人口时间并不差顶尖高手多少,也就12分钟多点。李杰看欧洲那边高手虫族,运营出200人口双喷+飞蛇,并且升了1攻,只需要12分钟不到。
差了不到15秒,这尚属可以接受的差距。不考虑战场操作的话,西瓜和土豆明已经很强了。
不过人族和韩国顶尖人族相比就弱了不少,维京鬼兵哲学流到了200人口的时间要慢了半分多钟,这也就是说中间会在几次跳科技的时候送对手两次进攻机会。
至于jim和sed老师那是真的强,纯比扩张的话,李杰也比他们快不到10秒,可见大家的操作流程没什么问题。
那为什么不敢和人拼后期呢?
然而事实就是这样,只要李杰一上对抗,国手们的操作就立刻变形,以致于很多战术讨论都变得无关紧要。
在李杰看来,运营这种东西应该是机械性的,必须将它练成身体本能才对。就算前线打得再厉害,家里的运营也不应该乱,选手的精力应该全部放在思考和对抗上。
举例来说就是,星际的运营就应该像是小学生回家一样,哪怕他注意力一直放在自己手机上,他也能丝毫不差地找到回家的路。
搬新家后,小学生可能会有一段时间需要不停地左看右看,寻找路口标志或者标志性建筑,思考该如何走,但只要让他走多了,比如走上一个月左右,他就应该可以达到和之前相同的回家速度水平。
国手们之所以一玩手机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只能说明这段路还是走得太少。而韩国人则是那个一边回家一边还能玩着亚瑟上单,并且和自家的打野赵云激情互喷的小学生。
——当然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并不建议真的走路玩手机,因为容易被卡车送到异世界去。
星际争霸1v1就像是两个下课后从学校出发回家的双胞胎,他们可以选择旱冰鞋(z)、自行车(t)或者电动单轮(p),先到家的那个能吃到糖,所以都在加快自己速度的同时,千方百计地让对手到不了家。
旱冰鞋灵活但速度不快,而且滑上坡会吃力;自行车需要技术,而且不适合走人多的路;电动单轮则是科技含量最高,但对地形要求也最高,而且需要电池(气体)。
想赢的话,双胞胎就必须从一开始就针对地形和对方的技术特点向对方使坏,比如偷对方电池、拔对方气门芯等等。
国人职业选手非常擅长使坏,但奈何不熟悉回家的路,本身的力气也不够大,跑起来速度也不快,使了坏也会被对手追上反超,一反超就自己也乱了节奏,这能不输?
“还是对抗太少啊。”李杰懂了。
于是在集训剩下的几天中,李杰开始肆无忌惮地给集训的选手们上起了强度,盘盘都往死里打,把一众国手们打得怀疑起了人生。
至于大兵团作战,李杰也不会给他们落下。
他建议大家每天至少应该打5盘的后期对局,也就是大家前期有限骚扰、并且运营到13分钟后才正式开打的对局。
就好像《英雄无敌5》中,玩家会打“十周决战图”一样——在资源相同的情况下,用本族10周的兵力来进行决战。
这种新式的训练方法还是很有效果的,至少集训完后,大家大致都清楚后期应该用什么兵种、用什么比例的兵种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