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的。
对了,无孔不入...是timing!是抓timing的能力!
想到这里,kkoma突然豁然开朗。
kkoma早年也是打《星际争霸》出身的,而且还加入了一个叫tog的星际战队,id叫“littleboy(小男孩)”,服兵役回来后还加入了一个星际2战队,只可惜成绩不理想,只得转去做解说。
再后来skt在kespa的“强烈建议”下成立了lol分部,因为实在是缺人缘故,而且当时lol在韩国国内也不太火,所以kkoma就这样进了skt,当了二队教练。
然而在他的手下,大飞、大木、笨鸡、猪仔和福满多组成的skt二队(k队)却一举翻身,不仅以第三的成绩从韩国区突围,最后还拿下了s3冠军,把原本的一队(s队)打成了二队。
作为《星际争霸》出身的教练,kkoma自然是将自己对星际争霸的全部理解都套用在了lol身上——包括运营、侦查视野、强度曲线、科技分支、决战阵型和timing,还有必不可少的训练方法。
只不过运营开矿变成了运营兵线和中立资源,侦查变成了布眼做视野,科技分支变成了四路的侧重和装备选择,决战阵型变成了团战站位。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星际争霸2》的世界冠军操作其实平平无奇,但就是抓兵线和英雄发育曲线的timing特别鸡贼,所以才打出了优势,进而将野区优势通过gank转移到了最需要发育的兰博身上。
想到这里,kkoma又叹了口气。
虽然他想明白了,但他却也没有太多办法改善这个。
因为抓timing的能力...kkoma自己也很一般。
如果他对timing非常敏感的话,他当初打星际争霸就不至于一点成绩都没出了。
kkoma深知这种能力并非所有职业选手都有的东西,哪怕同样将战术灌输到双方选手头脑里,有些人就是对timing比较敏感,有些人就麻木不仁。
如果大家都按标准流程走,那timing就非常好抓,但有时候只需要将战术稍稍变动一下,二线选手就会表现得不知所措,这与其说是训练度的差异,还不如说是脑子天生就差了那么几根弦。
就好像是问神族内战战术时,一般人能给你说出十几个,rain和zest能给你说出几十个,但狗哥sos就会直说“神族内战不需要战术,随机应变就行了”一样。
想明白后,kkoma抬起头,看向了面带希冀的tom。
“金教练,我...”tom欲言又止。
他看出了kkoma对自己有些不太满意,但又不知道该从哪里改进。
毕竟这是职业队的队内赛,和韩服rank完全是两码事,他没法在这里大杀特杀。
但kkoma却只是向他露出了微笑:“你合格了,明天带东西搬过来住吧。”
tom大喜:“是!”
......
中午,李杰逃难一般地告别了skt俱乐部,然后迫不及待地和叶菁菁找了家自助餐馆。
进餐馆后,李杰二话不说,先去了趟厕所狂吐一阵子,随后又灌了两杯凉水,又吐,最后才开始点菜。
看着身旁的叶菁菁在笑,李杰没好气地揪了下她的脸。
至于为什么李杰会这么狼狈,还要从他和skt那帮人一起切磋的时候说起。
一开始李杰本来只想打两盘的,但奈何这里人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他就忍不住多打了一些。
毕竟这里有下巴、有丑康、有输本、有胖丁,即便只是训练,他也感觉得到这里的强度非同一般,即便是他也是输赢参半。
这么好的训练环境,怎么可能只打两盘呢?
和系统模拟出的完全随机的数据相比,这些活生生的人尽管失误更多,但打法却也更加灵动,李杰稍微一不小心就会被各种欺招套路,随后就得被迫接受惩罚。
——对,有惩罚的。
当然不是罚钱,而是胖丁从他们训练基地冰箱里拿出的七八罐易拉罐装的饮料。
在看到那几罐饮料后,不止是丑康,下巴、输本等几人也纷纷变了脸色。
李杰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突然脸色大变,但当他看到其中一罐是樱桃味可乐时,他就知道胖丁来者不善。
“来,李杰,开直播!打bo1循环赛,战绩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