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许久之后,李杰才想起这个蓝洞公司到底是什么玩意。
原来这就是那个现象级的大逃杀fps游戏制作商啊,终于还是来了。
想到这里,李杰便飞速写下了回复的邮件,表示自己到时候会去参加活动,希望能够得到一个前排展示的机会。
现在系统交给李杰的众多任务中,只剩fps游戏登顶还没有完成,等到这个任务也完成后,李杰也就算是“解脱”了。
为了完成当初的条约,李杰玩了太多想玩和不想玩的游戏,这四年多来他也算是勤勉,总算是将当初那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做到了现在这个地步。
虽然说系统也没说完不成会怎样,但作为爱玩游戏的人,李杰还是想把所有任务都完成看看,哪怕只是为了自己的强迫症。
在众多fps游戏中,李杰放弃了csgo和守望先锋。
李杰之所以放弃这两款游戏的争冠,并不是因为这两款游戏不好玩,也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可以研究的内容,而是出于现实考虑。
现在他有俱乐部和公司,旗下养着一大帮子人,还有另一大帮子人指着他赚钱,他不能再像一个人时那样,想玩什么就玩什么了。
身处2016年年年底,尽管csgo在国内处于发展的巅峰期,但李杰已经非常确定,自己临时再组队的话恐怕很难再有争冠之力。
当然,如果仅仅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如果李杰学vp、vg和天禄那样,对战队进行巨额投入,再加上不计成本地买国外外援和系统的大数据训练,想夺拿下major的参赛资格也不是很难,至于能否夺冠还要看能不能遇到对的五个人。
但csgo发展至今,在国内的主流受众依然还是当初那些硬核玩家,新玩家和女玩家都很少,这对李杰来说就有些不能接受了。
如果想要成立csgo分部,那么me俱乐部要服务的对象就只能是那一批cs的硬核玩家,而国内这大环境下,这种玩家基数的游戏很难得到资本的青睐。
如果不需要完成任务,不需要考虑俱乐部发展,那么csgo将是李杰这样玩家的心头挚爱和最终选择,可偏偏李杰不是。
再说回《守望先锋》联赛,它的问题和csgo恰恰相反,它实在是太被资本所青睐了,已经开始渐渐地让暴雪动了走“精英化”路线的路子。
很多传统体育界的大佬,比如一些足球俱乐部、球员经纪公司还有体育媒体,都已经瞄准了守望先锋,并且花了大价钱去购买owl联赛的席位。
新成立的ow战队虽然多,但是真正买了owl席位的却寥寥无几。比如北美20多个职业战队中,买了席位的只有3个,而且几乎每个买了席位的战队费用上都有所拖欠。
没买席位的战队之所以还能存活,唯一原因就是暴雪还没有开始下黑手。但是当暴雪正式宣布了owl城市联赛的设施标准、参赛的唯一性以及选手薪资待遇的下限后,这些没买席位的战队就很难再从资本手里翻身了,像me俱乐部这种草根队伍就很难再拥有一席之地。
任何一个战队的主力选手都无法拒绝owl联赛那最低待遇规定——哪怕这薪资高到不合理。而且暴雪也不发补贴,甚至连皮肤钱都不给俱乐部,一看就是大资本排除小玩家的手段。
看那些买了席位的俱乐部也一样,他们似乎更加倾向于在股票市场上讲故事,而不是维持俱乐部的竞技性,这种行为通常称之为“提高资本曝光度”。
不光是暴雪,拳头公司似乎也想做同样的事,只是目前还没有做出来。
等到lol也取消升降级制度,并且采取席位竞标模式后,英雄联盟联赛恐怕也就彻底变成了一门生意。届时到底是不是“电竞元年”尚且不好说,但像im、wea那样的队伍,只怕再也不会有了。
csgo因为没有资本而不温不火,守望先锋即将因为资本过热而被毁,只能说一款好游戏想要成为合适的电竞项目实在是太难了。
李杰作为俱乐部的首脑,最终还是选择了pubg,哪怕他知道这游戏也不会火太久。
蓝洞是一家小公司,宣传策略也仅限于借用网络平台和主播进行宣传,等到游戏玩家基础铺开后,他们恐怕光是应付外挂都会十分困难,更别说对游戏内容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更新。
至于指望蓝洞办好比赛...算了吧。
不过对于me俱乐部来说,办一支pubg队伍却是上好的选择。
正因为蓝洞公司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