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了几天后,李杰他们的情报也打听得差不多了。
提前来科隆的玩家也有不少,不过他们并不都是为了打听情报,更多的还是想要找到双排的队友(四排只有战队能参赛)。
别看他们技术好,但天梯分都打到全世界前100了,他们还是受困于社交能力,找不到几个队友,所以只能直接来比赛场地这里找。
游戏宅男宅女嘛,是这样的。
最搞的就是两位土耳其玩家,这两位老哥在比赛会场等了两天后才接触到了彼此,然后一起到天梯上双排了一次,结果发现对方id自己很熟悉。
不仅如此,当他们问到对方住址时,他们赫然发现对方家就住在离自己家不到5分钟车程的地方,当即便斩鸡头烧黄纸,结成了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这与其说是缘分,还不如吐槽一下他们平时都干嘛去了。
作为首个世界级的《绝地求生》比赛,不管是主办方还是参加者都缺乏经验,这是一件必然的事。
好在这种混乱只持续了短短一段时间就被玩家自己解决,再次印证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这一真理。
李杰统计了一下,除了一些独行侠外,很多被邀请来参赛的玩家都是大主播,这也为比赛带来了天生的热度。
至于tsm、tl、omg这些职业战队,他们的人除了其它fps项目转型过来的高手外,大多数也是临时从天梯上找来的,他们对于这个游戏的理解也未必就比天梯高手们要高多少。
首届《绝地求生》比赛,可以说突出的就是一个“半业余”,这也是所有游戏发展初期的一个特征,一如当年的《英雄联盟》一样,得从dota和梦三国里挖人。
但只要再过几年,游戏进入职业化成熟阶段后,职业选手就能用千锤百炼出的细节、操作和运营,将那些所谓的天梯高手们打得叫爸爸,将游戏从同类游戏之中分化出来。
统计出这样的参赛人口构成后,李杰心中多了点底。
他相信自己几人对地图的运营和研究不会白费,在所有人中,他们的运营水平就算不是最好的,起码也要远高于那些一般的天梯高手。
......
第一天的单排solo战,李杰再次用上了许久没有上场的笔记本。
只是他拿出笔记本并且翻开后,并没有露出什么文字内容,而是一片空白。
随后李杰伸出手去,将几页条格纸从笔记本上撕了下来。
接着,他拿出了一支红蓝水笔还有一把钢尺,又在屏幕上调出了《绝地求生》艾伦格的大地图,用尺子比划了一下比例。
最后,李杰认认真真地在条格纸上做了距离标记,然后每100米距离都用蓝色墨水给一格一格地画了下来,并且用红色墨水在600米的距离标上了红。
做好这个“比例尺”后,李杰将比例尺复制了三分,然后举过头顶,问韦神、阿鲁卡和茄子要不要。
aluka伸手拿了一把“尺”走,但韦神和茄子都说不用——看来他们对自己的感觉颇有信心。
李杰也不勉强,将剩下的两把比例尺丢进包里后就坐在了电脑前,开始调试带来的设备了。
即便是这个一百多人的比赛场地乱成了一团,摄像师也注意到了李杰不同寻常的举动,并且给了十秒左右的镜头,随后才去拍了其它主播。
如果李杰能出成绩的话,这段镜头大概也会成为玩家们的谈资。
等大家都调试好设备后,主持人和裁判便再次重申了solo赛的规则。
比赛总共三场,吃鸡一场可以拿500分,第二名可以拿360分,第三、四可以拿290分,然后慢慢减少到16名开外的90分以下,每一个排名梯次就减少10分,70-100名只能拿40分,击杀一个人可以获得5分,最后solo赛总成绩是个人三场积分的总和。
另外,不准选女性角色——这是为了政治正确。
看到那个5分的击杀分和500分的吃鸡分后,李杰觉得傻子都知道该怎么办。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算术题——假如每个人对枪胜率都是50%上下,玩家只要苟过一轮交火后名次上升的积分就是10分,远超与人交火并且击杀一个人后的积分收益,而且完全不冒险。
更别说一场比赛的冠军就是500分,可以说只要拿下一场比赛的冠军,后面基本上就能锁定solo赛的前三,玩家没有理由冒险。
李杰是这么想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