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就算全都打成世界第一又能怎样 > 第六百二十章 是时候为国做贡献了

第六百二十章 是时候为国做贡献了

李杰已经不记得自己当晚到底接受了多少人的恭贺,也不记得自己最后到底喝了多少酒,只知道最后自己是被叶菁菁扶着送进宾馆里去的。

第二天醒来后,叶菁菁倒是没有怪他吐了一地,只是告诉他,让他先去和企鹅那边的电竞总监侯三水谈谈,然后他们今天得一起去趟国家体育总局。

如果李杰还是一个单纯的电竞选手,那他现在肯定是要去和队友们一起庆祝的。顺便还可以享受一点夺冠福利,大肆购物,或者直播吸点粉,接几个大合同代言啥的。

奈何他现在是老板,所以还是得干老板该干的事。

抱怨了几句后,李杰准备开溜,结果叶菁菁却把他拉住了。

“这次弄完,是不是,不用常出门?”她一个短句一个短句地问。

经过了几年的训练,叶菁菁的听说能力已经是今非昔比,但细听下来还是能听出和正常人的区别。

当然,这也和李杰不断的训练有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在互动的时候让对方叫自己哥哥,叫自己爸爸之类的。

听她这么问,李杰脑子飞速转了好半天,最后才点了点头。

“应该是,至少不用再出去打比赛了。”

“好久没播打游戏。”叶菁菁又提醒。

“是呢。”李杰叹气道,“身不由己。”

当职业选手时,李杰会对各种电竞比赛和俱乐部百般挑剔,但当自己坐上这个位置后,他才发现做饭的厨子比食客累,开馆子的比厨子累。

不过等俱乐部的几个大项目都搞定,而且第一批委培生毕业后,李杰就可以轻松点了。

“不是那个,我是说,你的直播时长...上个月差15个小时。”叶菁菁连忙又连比划带说。

李杰脸色顿时又变得哀伤了起来。

......

李杰本以为侯三水找自己要谈的是俱乐部的联盟化,而事实上侯三水和他谈的也确实是俱乐部的联盟化,只是细节却和他想得不太一样。

一个是这联赛要围绕着企鹅电竞来做,另一个则是到底多大程度上要让国家体育局参与进来。

为了给李杰讲明白这事,侯三水特意拿了足球中超当例子。

中超的俱乐部,靠着卖球票、谈赞助以及一系列活动,大概可以达到15亿以上的年收入。

但这15亿中有5亿多,也就是36%都要上交给足协,然后足协再拿这笔钱去搞国家队、青训、投资和建场馆,以此实现一个小循环。

在国外的话,俱乐部和足协的关系大概是这样的,但在中国的话,足协和头上的体育总局之间还有一层关系。

因为中国要拿金牌嘛,但很多项目的商业化水平其实很不够,所以冷门项目的运动员都是靠体育总局拨款养活的,而体育总局的钱就是靠热门项目比如足球中得来的。

足协每年拿中超各俱乐部几亿元,甚至还有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奢侈税(超过工资帽的罚款)”也就是“调节费”,这些钱很多时候都是被足协官员拿去上交给体育总局了。而且很多时候这钱还不能报明账,因为经常就是别的项目临时挪用一下,这钱也确实见不了光。

不过足协也很乐意给这笔钱,因为这笔钱是他们对体育总局做的“贡献”,也是足协官员个人的“政绩”,将来他退休前升官到底能升到多高,靠的就是这“政绩”的多少了,所以足协自然是要往死里压榨中超俱乐部。

这也是为什么中超到了后期能够入主俱乐部的都是房地产公司或者电商公司的原因,至不济也是几百亿规模的大企业,因为一般的小公司还真亏不起这个钱。

所以说,中国男足尽管踢得差,也该骂。但他们踢国际比赛用的也都是俱乐部的工资,连教练工资都是俱乐部在掏,不是国家掏钱,普通人没有资格骂他们“浪费纳税人的钱”。

从这个角度上说,国足队员不仅没有浪费纳税人的钱,反而是在为国家体育尤其是冷门项目做贡献呢。

当然,如果他们的主业工作也就是踢球本身可以做得更好一些,那他们就真的是“完人”了。

侯三水和李杰讲这个的意思也很明白,那就是企鹅电竞现在也面临着和中超一样的问题——他们到底要向体育总局交多少“保护费”。

王校长那个富二代确实带火了电竞这个行业,但因为他老爹的关系,国家那边也注意到了电竞。

尤其是刚刚结束的s7决赛,鸟巢那破80%的上座率确实非常荣耀,被炒到一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