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为了报仇美少女求我重出江湖1-1355章 > 分卷阅读789

分卷阅读789

韩苍翦表情一僵,终于无话可说了。

就连不是山自己的弟子,都得乖乖排队等船,该说不愧是圣人定下的规矩,竟然如此严格吗?

眼看着那艘小船载着傅翎缓缓飘过了河,祁昭雪眼中的焦虑不由得又更急切了些。

“真要闯山,只怕适得其反。”

韩苍翦毕竟还是要老成持重一些,他仰头远望着那座不算高耸的不是山,沉声道:“姓傅的说得对,夫子若不愿出手,我们先行上山也于事无补,万一有所责罚,损伤实力,想要找到那几个小丫头就更麻烦了。”

最后一句,倒是说到了祁昭雪的痛处上。

女剑仙也远望了一眼不是山,最后还是只能听从韩苍翦的建议,在那位协灵办捕司笑眯眯地指路下,向着身后那处小店先行去落脚了。

倒是小船上那位黑衫的盲眼书生,浑白的眼珠一直默默地注视着祁昭雪的背影,哪怕寻常人视野所及已经看不见了,他也不曾回头。

直到小船靠岸,他才起身离开,继续向着不是山缓缓走去。

不是山,其实从来没有禁飞一说。

包括北灵司的命令,其实闻泰总长的意思,也只是水祭期间不许飞行,平日里并无此说。

江湖上所谓的“惯例”,只是出于对夫子的尊重而已,只不过多年来越传越夸张,反而弄得好像白米学宫真端起了架子似的。

至于傅翎所说的“规矩”,其实也就是指北灵司的命令——以他的观点来看,水祭期间飞行,确实多有不妥,所以他觉得应当遵守,仅此而已。

河边有个小小的码头,是村镇上的住民捕鱼用的,从这里往前就是“书镇”。

虽说就在不是山脚下,但似乎圣人余荫并未庇佑到此,这座书镇和别处的小镇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屋舍低矮,砖房土墙参差不齐,相比于沧赵郡那些富庶县城和村镇,都要显得粗陋许多。

不过一眼望去,百姓穿街走巷,多不匆忙,脸上也总是神色和蔼、笑颜常开,能看到老人坐在长凳上晒太阳,脸蛋红扑扑的小孩子拿着简单的风车玩具,在长辈的膝边笑闹着追逐。

来自人息的热闹与人心的平静交错编织成了一股并不华美却格外柔顺结实的绳,攥在了世世代代的住民手间。

这样的安宁喜乐,或许也是一种圣人恩惠也说不定。

傅翎气质不凡,腰间又悬着剑,从小镇中走过,难免吸引到诸多目光。

但目光中极少有好奇和打量,大多都带着笑意,有一两个常做街头的老人,曾经见过傅翎几次的,还会伸出手,咧开不剩几颗牙的嘴,朝他打招呼。

而傅翎,则面无表情地招手回应。

书镇不大,但作为离不是山最近的村镇,山上许多用度,都是在这里采购的,所以彼此之间也算相熟。

只不过这些工作,大多是在山上求学的弟子们轮流来做,傅翎已经很多年没有干过了。

事实上,他现在也很少留在学宫。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甚至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丰富阅历,他都懒得去练剑修行。

而他这样的人,学宫里多得是。

徒步走过书镇,眼前便渐渐显出了不是山的那条小道。

没有专门铺设,只是在常走的道路上洒了些碎石,年岁一久,渐渐也就成了路。

当年依法修行,八万猛龙围住不是山时,陈默承就是从这条路上走下来的。

最后一脚落下,便功成灵隐。

傅翎仰头,浑白的眼睛望了望山顶,本身也不赶时间的他,索性就一步步爬起了山。

与无路可登的空闻山和隐在云中的清袖山相比,不是山真是毫无圣山牌面,沿着山路向上,别说什么先天灵压后天阵法了,这路给那帮书生走多了,甚至比起许多小山来,都要平缓稳当得多!

感受着靴子底下稍稍有些硌脚的小石子,傅翎面无表情地一直走到了半山腰,拐过一个密林的转角,迎面走来了三个戴着逍遥巾的年轻人。

这三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说是“男人”都还略显稚嫩,看他们手边拎着钱袋和竹篮,应该是学宫里哪家舍坊下山去买菜的,一边走一边攒着脑袋好像在激烈地讨论什么。

山路窄小,面无表情的傅翎不动声色地让到了路旁,三个男孩讨论地激烈,甚至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路边林下的这位师兄。

傅翎侧耳听了听,聊的是唐国按人丁征税,与楚国按田亩征税的优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