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完年,街道办事处就传来一个好消息:经上面决定,要给居民拉电线!
这就意味着居民也可以用上电了,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是一阵欢呼。
虽然这些年居民没有电用,可单位、医院有电啊,只要见过电灯的人,就没有不羡慕的,那灯泡不仅干净还特别亮,小小的一个悬在头顶上,就能照亮一整间屋子!
说能照亮一整间屋子,那绝对是夸张,现在的灯泡就是最原始的钨丝灯,一般就是十五瓦,在陈佳宁看来,也就只比煤油灯强上那么一点。
不过就这么一点,也够大家高兴的了,毕竟他们也能用上电灯了不是。
还有说得夸张的,说只要用上电灯,也不比省城差啥了,省城就是家家户户都有电灯泡,而现在,他们也有了!
黄主任等大家讨论得差不多了,这才说明拉电线的情况:电线杆子和外面的主电线由火电厂出钱,居民要承担入户的电线钱和电表钱,而且也不是白用电,等电灯装上后,用电两分钱一度电。
听到还要自家出钱,有人就不愿意了,现在都是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花,谁舍得花钱拉电线。
“行了,大家都回家去商量一下,愿意拉电线的就到我这里来登记,只有三天时间啊,过了这个时间,以后都不给拉了啊!”黄主任扯着嗓子吼,不吼不行,声音小了她自个儿都听不见。
有了这个话,大家呼呼拉拉地就散了。
陈佳宁也跟着众人走,虽然她知道马春秀肯定会同意拉电线,但也要回家先和她说一下。
果然马春秀就没有不同意的,虽然拉电线要花点钱,可这点钱她还是花得起的,让马春秀担心的是马婆婆,马婆婆节约惯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同意。
陈佳宁觉得这是小事一桩,如果马婆婆不同意,直接去街道办事处把钱交了不就好了,反正钱交了人家也不给退,为了不白交钱,马婆婆肯定得拉上电线啊。
其实拉电线还好,好些年内这几乎算是一次性交费,怕就怕马婆婆觉得开灯浪费钱,不舍得开灯才是白费劲儿。
只是老一辈的都节约惯了,一时改不过来也很正常,不过想那么多也没用,先拉上电线再说吧。
别看家家都讨论得热火朝天,但其实真的要拉电线起码还得等上好几个月呢,电路怎么走,电线杆子都要立在什么位置,总之前期就是一大堆的事,所以没几天这事也就淡下去了。
当然该登记的也登记了,陈佳宁是黄主任通知后的第二天去的,不冒头也不落后,登记完后就是一个字:等。
至于通电过后她空间超市里的那些家用电器能不能用得上,陈佳宁是想都懒得想,这个时候的电压低得很,她能用个电饭锅就不错了,其他的,还是先别想了。
当然后面拉上电线后,陈佳宁就知道她想错了,拉上电线也不是能随时有电的,限时通电,晚上七点到九点才有电,到了九点电闸一拉,睡晚点儿还是得用煤油灯,当然这是后话。
拉电线这事儿过去没两天就元宵节,陈佳宁给马婆婆送汤圆去后,决定再给欧平安一个惊喜——接他下班一块儿回家。
刷存在感这种事,就得时不时地来一下,不然让人忘记了咋办,她的小哥哥长得那么好看,她可不想被别的小妖精惦记上了。
但是吧,事情就是这么巧,今天不止陈佳宁到车队来了,吴小美和吕大妹也来了。
吴小美是想来跟踪欧平安,然后找出他的对象是谁;吕大妹手里仍然拿着个铝饭盒,想来给欧平安送“温暖”。
然后这三人就在车队门口碰上了,真就应了那句话:无巧不成书。
其实大家都赶在今天过来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前段时间革尾会查“敌、特”整得沸沸扬扬,没事谁敢出门啊,这事儿一直闹到前一天才撤消,加上今天又过节,可不就赶在一块儿了。
吴小美看到陈佳宁,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就连想嘲笑吕大妹癞蛤蟆的事都忘了,瞪着陈佳宁开口就骂:“你这个小剑人跑到车队来干嘛?你来得正好,有本事你别走,等我爸下班出来,看我不让我爸收拾你!”
“小剑人骂谁?”陈佳宁冷冷看着吴小美:“你要是再骂一句,信不信我大耳刮子扇你?”
大概是仗着自家老爸在这里上班,吴小美嚣张得不得了:“你敢!我告诉你,这车队里全是我爸的同事,你有本事打一个试试!”
她的态度虽然嚣张,但也不敢再一口一个小剑人,上次在百货大楼时手腕被捏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