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被婆婆这样骂,就想让方铭帮自己说话,结果方铭让她听他妈的,然后就不说话了。她倒是想赌气不来文化馆报道,但方铭妈说了,她不来上班也行,就留在家里打理家务,反正她家也不在意多个吃闲饭的人。
一气之下文玉就回娘家诉苦,她娘家妈就劝她还是先把工作稳住,不然要是连工作也没有了,在方家更抬不起头做人。她今天早上在娘家反复衡量了半天,这才赶来文化馆报道。
所以尽管工作已经落实下来,可因为落差太大,文玉的心情仍然很差,这也是她垮着脸不搭理刘清的主要原因。
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她看不上即将成为她同事的这些人。在文玉的心里,在文化馆上班等同于没出息。
刘清在文玉走后也赶紧收拾东西下班,这会儿她倒真的希望像老朱说的那样,这个叫文玉就是来挂个职,不然就算以后一同做事的时候不多,那也够让人不舒服的。
陈佳宁不知道她回家后文化馆发生的事,一觉醒来她摸着挎包里的工作证,决定今天一定要去和马春秀们庆祝一下,嘻嘻,其实刘清说双喜临门并不准确,她家是四喜临门呢。
所以在举杯欢庆的时候她说四喜临门,还把马春秀和杨智先懵了一下。
“佳佳,不就是庆祝你有工作了吗,哪儿来的四喜临门?”马春秀不解地问。
陈佳宁放下手里白开水,笑嘻嘻地掰着手指头数:“我结婚是一喜,我妈怀孕是二喜,解决房子是三喜,加上我有工作是四喜,不刚刚好是四喜临门嘛。”
“嗯,佳佳这样一说也对哈,确实是四喜临门,来来来,我们干一个!”杨智先端起白开水喝了一大口,完了还享受似的眯了眯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喝的是啥好酒。
陈佳宁和欧平安乐得配合杨智先,只有马春秀不好意思地瞪了陈佳宁一眼,但也举起面前的杯子,和大家碰了一下。
爱人是青梅竹马,工作也是水到渠成,陈佳宁觉得日子真是越来越美好,假若马春秀不让她那么担心的话,那就更完美了。
担心马春秀这么大年龄怀孕,陈佳宁和杨智先都提出让马春秀请假在家休养,但马春秀不肯非得坚持去上班,她说现在的工作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缝纫社不可能让她请这么长的假,等她生完孩子再回去上班,工作早就是别人的了。
还说她每天就是坐着工作,做活又不累,不趁现在多攒点钱,以后拿什么养孩子。
杨智先和陈佳宁都表示他们养得起她和未出生的孩子,可马春秀固执得很,说等月份大了再请假,现在都没显出来就请假,没得让人看她的笑话。
说不过马春秀,那就只能小心呵护着了。好在杨智先和马春秀上班基本同路,只要路上多加小心些,营养再跟得上,再定期去医院检查,应该就不会有问题。
马春秀的问题暂时解决了,陈佳宁开始上班点卯的生活。
和她想的一样,文化馆的人不多,那几位又都随和,相处起来很融洽,陈佳宁很满意这样的环境。
但这样平静的生活没有维持多久,在陈佳宁第一次领工资的时候,就被那个已经被大家遗忘到不知哪个角落的新同事给打破了。
要说文化馆的人什么时候来的最早最齐,除了出黑板报的时候,那绝对就是领工资的这天了。
这个时候发工资的方式还很原始,先由各单位的财务去县财政局把自己单位的工资领回来,然后再由单位财务把工资发给个人。
所以到了发工资这天,绝对是各单位人员到得最齐全的时候,文化馆也不例外。
一群人在办公室里说说笑笑,等着兼任财务的崔文明把大家的工资领回来,就在他们聊天的时候,一道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大家的谈话:“喂,账务是哪个?”
大家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年轻姑娘站在办公室门口,一脸倨傲地着着大家。
说话的人正是文玉,这是她除了报道那天,第二次来文化馆,所以除了刘清,谁也不认识她。
偏巧这时刘清出去不在办公室,老许、老朱和陈佳宁看来人这么没礼貌,就谁也不搭理她。
文玉看这些人一个都不理自己,心里顿时不满极了:果然是个破单位,这些人一点素质都没有,问个话都不知道回答。
她心里不满,说话就越发没有好声气:“喂,问你们话呢,干嘛一个都不说话?”
“我们这里没有叫喂的。”陈佳宁瞥了一眼文玉,冷冷地怼了一句回去。
文玉一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