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宝珍虽然只拿了第三名,但她对陈佳宁只有佩服没有妒忌,那天她把陈佳宁的画仔仔细细看了好半天,她承认陈佳宁确实有拿第一名的实力。
实力不如人家就加倍努力,难道光是嫉妒就能提升自己?她才没有那么傻!
从此谢宝珍也加入了向陈佳宁请教的队伍里,然后她发现其实陈佳宁这个人根本就不藏私,只要她会的就有问必答,陈佳宁只是不擅长主动与人交往罢了。
这天回到家,欧平安告诉陈佳宁一个消息:那三个绑架她的人判决下来了,被判吃花生米。
陈佳宁听了心里非常痛快,声音清脆地吐出两个字:“活该!”
就凭那几个人有条有理地懂得分工合作,肯定不会是初犯,以前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毁在他们手里,对这种人来说活着就是浪费空气,还危害社会,让他们快点重新投抬也少几个祸害。
但欧平安没告诉陈佳宁的是,在那几个人吃花生米之前,他们还要承受一天三顿打,准时准点一次也没落下,以至于后来他们都希望快点儿结束这种生活,因为他们已经被打到绝望了。
“对了,平安哥,马上就要放暑假了,你和我回去的话,你的生意怎么办?”陈佳宁知道最近欧平安又在倒腾布料,这可是比较压钱的生意,所以她想问欧平安怎么处理。
至于让欧平安留在京都不陪她回去,不用说陈佳宁都知道欧平安不会同意,自从上次她被绑架受伤后,这都快过去两个月的时间了,欧平安到现在仍坚持天天接送她上下课,她拒绝过好几次欧平安都没放弃。
“没事,这么小的生意我交给其他人看着就行。”欧平安毫不在意地说道。
陈佳宁:……几千块钱的布料说是小生意,小哥哥你牛!
现在才刚刚迈入八十年代初期,仍是在人均月工资三十来块的时候,就拿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来说,就算两个大人是双职工,只养两个小孩子,省吃俭用一个月最多能存得下来三十块,这还是不用负担老人的情况下,如果要养老人,还要接济亲戚,一分钱都存不下来不说,还得紧巴着过日子。
就拿马春秀和杨智先来说,杨智先拿的算是高工资,他们还只养小一帆一个孩子,但就上次给她寄的那三百块,他们也要存上一年才存得起来。
但欧平安倒腾的那匹布料,光是进货就是三千多块,卖出去加上利润少说也要值四千多,普通家庭十年才能存到的钱,在欧平安眼里只是小生意,陈佳宁除了默默地伸大姆指,还能说什么?
她也不是没见过钱,只是不管钱的多少总是欧平安辛苦挣来的,她也不能让欧平安的辛苦钱打了水漂。
不过既然欧平安这么有把握,她自然也不会多说,虽然交给别人是有些不放心,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想到回去,陈佳宁又想到了去年在湘城收的那些山货,当时欧平安承诺过今年还会去,今年去的话山货肯定比去年还多,回来又能赚上一大笔,想着又能赚钱又能去看陆若兰,陈佳宁就高兴得不行。
等高兴劲儿过得差不多了,陈佳宁又有了新的疑问:“小哥哥,其实青山县的乡下也有山货,我们干嘛要舍近求远去湘城收,不收本地的呢?”
“青山县那边的生意,我在来京都的时候交给雷子他们了。”欧平安解释了一句,语气轻淡。
雷正兴和猴子前些年一直帮他打理青山县的生意,现在经济开放,他就把青山县的生意分开交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打拼。
虽然前世他们是兄弟,但既然这辈子已经和上辈的有了不同的轨迹,他自然也调整了心态去对待和处理。
陈佳宁“哦”了一声就不再提这个话题,反正这些事她也不太懂,就是想到了问一句,也不是一定要追根问底。
“对了,小哥哥,我们到省城的时候,直接从省城把电视机买回去吧,要万一青山县没有电视机卖,我们还得折腾跑一趟,不如一次性到位,就不用跑第二趟了。”陈佳宁想到什么说什么,根本不考虑话题的跨越。
欧平安习惯了她的思维方式,跟着她的思维走:“我觉得这个主意好,我明天打电话回去,让人去把电视机先定下来,等我们到了省城就直接去提货,这样节约时间也少点麻烦。”
陈佳宁就只管提主意,反正后面的事情有欧平安处理,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只管挖坑不管填,全都可以丢给欧平安,谁叫欧平安太能干呢。
不过这次回去,欧平安的本事又涨了些,竟然弄到了两张卧铺票,不用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