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后,在大殿之上,百官照常在早朝的时候前来议事。不过这一次,朝堂上的气氛着实有点严肃,而这一切来源于此刻脸色阴沉的大炎皇帝。
“欺天啦!”
“砰!”
突然之间,看着手中呈上来的奏疏的大炎皇帝,却是唐突暴怒的一脚踹飞了面前的御案。顿时之间,满朝文武百官立刻感觉到了,那股真龙之气对他们的绝对血脉压制,纷纷诚惶诚恐的跪拜在地上,立刻齐声说道:
“臣该死,请陛下息怒!”xn
而大炎皇帝如此暴怒,毫无疑问和几个月之前,魏彦吾送来的那一段剧情有关。沈一石堂堂浙城首富,竟然被各个官员上下齐手,把家底都给扒空了,以至于抄家抄了个寂寞。
大炎皇帝见自己兄长特意把这段剧情发给自己看,也是心领神悟的觉得这是在警示他,他当即顺着这条线索,开始派遣顺着各个移动城市的富商,开始调查起了“官商勾结”的可能。
而这一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大炎皇帝通过大理寺、禁军以及御史台等多方势力涌入地方政府,开始新一轮彻查的时候,居然还得让他们查出东西来了。
在各地多个移动城市的地方官员,都与当地的富商,甚至商业联合会有着利益往来。就如同陈祈剧中拍摄的一样,只是尚且还没有出现上下铁桶一块的情节。
地方政府的一些官员确实将一些看似很好的政府企业交给了富商去打理,然后从中抽取利润,把富商当做了打理他们的盈利企业的经理人。不过并非没有官员去举报他们过,但这些举报的奏疏,大部分半路就被扣下来了。
而让大炎皇帝愤怒的是,这些敢于揭露真相的官员,不是被这些人用各种方法罢官免职,就是调离去了边境。而这些人事调动,这些地方政府竟然做了文章,每个人的供词和判决理由,都是盖章画押,以至于掩饰的连吏部都看不出端倪,而呈给皇帝看的时候,就更看不出来了。
也就是大炎法律严明,他们还不敢干出官员暴毙的命案,不然吏部那边绝对会有所反应的。但光是如此欺瞒,如此贪腐,就已经让大炎皇帝忍无可忍了。
对大炎皇帝来说,这就是《大炎王朝》这部“照妖镜”,现在真的照到了妖怪了,而对于如今神经紧张,生怕大炎真的变成剧内的那副模样的大炎皇帝来说,这些旧案,毫无疑问成了他要打的出头鸟。
“凡是奏疏上所陈列的贪官污吏,给朕千刀万剐,抄没家产,以儆效尤!”
“凡是被诬陷发配边疆的官员,朝廷皆平反其罪名,让他们顶替空缺之位,以表朝廷补偿与嘉奖。被这些地方官员贪墨过的治下百姓所在管辖区,皆免赋税一年。吏部上下罚俸禄一年,莫要再犯!”
“陛下圣明!”xn
大炎皇帝的命令也是立刻被执行了下去,显然,百官都很清楚他们这位皇帝的脾气。他并不算是暴君,平日温和待人,待官员和百姓都是相对比较宽容的,但一旦他要是抓起刀来,那杀人可是真的不眨眼。
就连对魏彦吾,这位百官都知道的改名换姓的皇兄,当今皇帝在对方犯了原则性错误,哪怕知道魏彦吾没有叛乱的心思,杀鸡儆猴的时候也是一点都不手软的。
所以,可以落得个如此的判决,不至于殃及无辜,已经算是让他们松一口气了,要换了先皇那时候,只怕是朝廷上下都被要罚个遍了。
百官心有余悸的退下了,独留下满脸疲倦的大炎皇帝揉了揉自己的眼眶,而在不远处,魏彦吾的身影却是缓缓的从不远处走了过来,只听见胞弟幽幽的问道:
“皇兄……我是不是很无能,很昏庸啊。为何我手底下出了那么多的问题,我都丝毫没有察觉,甚至连我调任的吏部的人都没有察觉,我甚至还需要陈祈一个导演提醒,才注意到这些盲区。”
“我莫非没有识人之明?沦落到狼狈至此,真是难堪啊。”
而魏彦吾听从小一起长大的胞弟,一下子流露出那么苦闷的神情,心里面也多少有了几分愧疚和酸楚,当下不假思索的便是回答道:
“别这么想,陛下虽然是皇帝,但也是人,哪怕是活了几万年的人都不敢说无所不知,何况陛下一直都在皇宫内,为国为民,勤勤恳恳,对于地方的事情,自然少了几分认知。”
“是啊……地方的事情,朕是不知,毕竟和皇兄不同,皇兄想必是两边都通晓吧?这皇位换你来坐,肯定要比朕更好吧?”
然而,魏彦吾的回答,换来的却是大炎皇帝一句幽幽的埋怨,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