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唐之风流小侯爷 > 第37章 可惜了

第37章 可惜了

不可否认,隋朝大运河真的是世界级工程,也为南北交流贸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错就错在杨广为了实现空前的的成就,选择了急于求成!

明明当时已经有好几个工程动工了,隋朝的国力也不支持他再动用如此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修建大运河。

而且隋朝百姓也早已苦不堪言,民怨沸腾!

可是杨广呢,非但没有想尽办法减轻百姓的压力,反倒是不顾劝谏,一意孤行,坚持同时开花!

此外,杨广还频繁发动战争,西征吐谷浑、三征高丽,滥用民力、穷奢极欲。

使隋朝范围内爆发多起农民起义,天下大乱,最终导致隋朝走向末路。

且不说大修宫殿苑囿、离宫别馆和疏浚修京杭大运河。

就三证辽东所付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就数不胜数。

难道这几个大工程都使用不到隋朝修建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吗?

还是说隋朝也懂得通过附属小国或者其他的一些邦国“进口”粮食来填补缺口。

之后就是隋末大乱了。

各大势力纷纷割据,占领粮仓。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

就拿李密来说,通过连年征战,李密成功占据了回洛仓、洛口仓以及黎阳仓三大粮仓。

而李密也通过这三大粮仓将自己的势力扩大到空前强盛的局面。

只不过李密没能利用好这个机会,最终败给了王世充。

可谓是那得一手好牌,却被打得稀巴烂!

由此就可以知道,通过隋末那几年的大动乱。

隋朝留下的那些家底,早就被消耗殆尽了,否则也不至于在这短短几年就导致人口锐减。

所以顾之南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些人到底是无脑到了什么地步。

才会说出隋朝遗留下的粮食够唐朝维持五六十年这样的话。

只有点常识也不至于如此!

大可不必为了黑而黑。

虽然李世民晚年也昏聩,但所幸的是他之前打下的基础就很不错。

而且这种昏聩是相对于李世民前期政治极度清明而对比出的昏庸而已。

并且李世民没有像隋炀帝杨广一般,而是一边对外发动战争,一边搞内政两不误。

以至于把唐朝的疆域再次扩大。

除了首次浅水原之战失败外,这个一直成功的帝王却把亲征辽东定义为失败的东征。

要知道,在安市城之战中,那可是三万大破十五万的光辉战绩。

并且缴获战马五万头,牛五万头,铁甲一万件以及大量其他武器。

这个战绩可谓是大获全胜了,但李世民却认为这是一次败仗。

也成了他晚年最大的遗憾!

……

言归正传。

在顾之南表达完对李世民的敬仰之情后,看到三人各异的神情,不由地诧异道:

“李掌柜,孙夫人,孙管家,你们这是……”

难道自己敬仰当今圣上还会被他们嘲笑?

“没什么的,我们也很敬仰陛下!”

长孙皇后脸上的笑意难掩,捂着嘴回答顾之南。

而长孙无忌也是在一旁附和:

“是的是的,我们对陛下的敬仰之情也犹如滔滔江水。”

这下,一旁原本脸就黑的李世民变得更黑了。

顾之南一时间也搞不清楚这三人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自顾自地说道:

“在我看来,陛下能达成如此成就,有一个人功不可没!”

“顾先生,那个人是谁?”

原本还在偷笑的长孙无忌,听到这句话后急忙问道。

这一刻,他多么希望顾之南口中回答出的是他的名字。

不仅仅是因为李世民的大舅子。

而且还是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哪一个臣子不希望自己能被后世铭记?

就连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脑海里也浮现出每个文臣武将的名字。

猜测到底是谁,能在顾之南口中有如此高的评价。

“那个人就是长孙皇后!”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顾之南说了一个他们谁也没想到的名字。

就连长孙皇后脸上也是充满惊讶。她一直觉得,她只是站在李世民身后的女人。

为李世民掌管好后宫,让他在感到疲倦的时候能有一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