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陈杏佯装无意的问:“娘,我们为何不搬去镇上,也不必在这村子里和她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这……”刘氏见女儿萌生搬到镇上的想法,吞吞吐吐的有些犹豫。
“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在这里,搬出去住……不好吧?再有,镇上的房子价钱颇高,以家里的积蓄,恐怕只能买一间西郊的小宅院。”
清远镇分为东郊西郊,向来以东为贵,因此,东郊大部分住的都是些富商官人,一进的三间小屋就要30两银,西郊则是清贫人家的聚集地,一进的三间的宅院则10两银即可拿下。
一两银子足够一家五口人一年的吃穿嚼用,若是省着点,还能剩下一些。看平日里家里的吃穿用度都算村里头一份,陈杏本以为家里能有个二三十两的存银,毕竟偶然看到陈江鹤闲聊说每月月银涨到一两三钱。
银子倒还好说,主要是怎么说服二老同意搬走,听刘氏这意思,她心里也是愿意搬,只是担忧钱不够。
“娘,若是我们银子够,您和爹会同意搬去镇上住吗?”
“我倒是愿意,可你爹他是个老死板,只怕不会同意。”
陈杏起身帮刘氏捏着肩膀撒娇:“娘,试试嘛,不然万一再被人传一次谣言,女儿就真的别想招个好夫婿了~~”
“搬去镇上,爹也能轻省些,每日下工就不必来回两个时辰的奔波。”
听着女儿的话,刘氏心里一惊,这都是女儿第二回被说闲话了,若是再来一次……她不敢再深想。
刘氏当真琢磨起来搬到镇上的事,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在她手里,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银子,足够买个三进的院子。
还是先和当家的说一声,看他是怎么想的。
于是陈江鹤一回到家,迎接他的就是母女俩如出一辙的目光。
盯着两道视线做到桌前,陈江鹤干咳一声,“咳,今天这是怎么了,都这么看着我?”
陈杏目光转向刘氏,只见刘氏手脚利落的盛了碗粥递给陈江鹤,笑眯眯道,“他爹,你想不想搬到镇上住?”
“好端端的,怎么想搬到镇上?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陈江鹤不愧是能在大酒楼当上一把手的掌柜,一语中的。
他面露严肃:“如今贸然要搬,总要给我个缘由。”
“还不是因为你,你惹下的风流债,现在差点报应到我宝贝闺女头上。”刘氏想到下午被赵氏呛声的一幕,虽然知道是赵氏一厢情愿,还是忍不住迁怒。
“这些日子薛家二郎不是受伤摔断了腿,就使了银子让我们每日做饭顺带做些他的拿去,这事你也知道,原本没什么,下午我去找黄家的做秀样,谁料竟然听到赵氏和村里一堆人围在一起编排我们杏儿,说她勾搭薛家两兄弟!”
“万幸薛家出来作证,又拿读书人的名声压住他们,这才保住了杏儿的名声。”
刘氏说到这,又恨自己当时没发挥好,就该给赵氏那贱人脸挠花,看她还敢不敢出门乱编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