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你一定要给我活着回来。”
对身后的事,唐昊丝毫没有察觉。
三百甲士中一个年轻士卒轻声对身边年龄稍长的士卒说道。
“哎,咱们跟着一个初次上战场的小子去北征,你真的放心?”
年龄稍长的士卒瞪了一眼年轻士卒,说道。
“唐昊乃是武科武魁,实力深不可测,此次北行,虽凶险万分,却未必不能成功。”
“况且陛下对他如此器重,咱们领了旨,听令便是。”
“质疑圣命,你有几个脑袋?”
年轻士卒顿时不敢吱声了。
忽然。
一斥候小将骑着一匹快马飞奔而来,待到三百轻骑面前,道。
“前方可是唐骁骑?”
唐昊盯着十米之外的浓眉斥候小将道。
“正是!所谓何事?”
斥候小将翻身下马,半跪在地,托起一张牛皮军令,道。
“大将军令!左武卫卫队,所有人等,即日赶往大同府,沿途不得耽搁,若五日之内,无法抵达大同府,军法处置。”
大将军?
那就是李孝恭了。
唐昊接过军令,对于李孝恭这道军令,倒是没有丝毫意外。
毕竟现在两军对垒,突厥源源不断的增兵,至于什么时候全力进攻,谁心中都没底。
但对于卫队士卒来说,皆是一愣。当初接到军令,只听说会和唐昊一起征讨突厥,在他们心中本以为会随着大军一起行动,却不曾想现如今竟要单独行动,而且要提前赶往大同府。
五天时间对于装备精良,兵强马壮的卫队来说倒是没有任何问题。
关键在于在这个季节中,时常大雨倾盆,若是冲垮了道路,那这日期便很难办到了。
军令如山!
唐昊扫视一眼军令,随手取出火折子,用力一吹,将这军令烧掉,拱手道。
“末将领命,五日内,唐昊定然带领卫队,赶到大同府。”
唐昊知道,此时此刻自己便不再是一个做做诗文,读读兵书的文人士子了,而是一个大唐军人,一个有着三千部下的主将!
这一刻,他不再犹豫,不再左思右想,他不能像着这些士卒一样思虑,他要担负起整个卫队的前程,命运。
唐昊领命后,神色肃然,对着身后众人道。
“所有人,整理行囊,吃点干粮,一刻钟后,全力开拔。”
这命令不容置喙。
队伍面前一个士卒开口说道。
“唐骁骑,这一刻钟是否有些仓促,而且这五日间若是艳阳高照那断然没有问题,只是这些时日,大雨时有发生,咱们这么接了军令会不会……”
唐昊扭头看着那位士卒,一言不发,两道摄人的凌厉目光盯着那位士卒。
那士卒话说到一半,看见唐昊这威势凌厉的目光,便觉得浑身被盯得发毛,不敢再说下去。
见所有人愣在当场,唐昊冷声道。
“一刻钟后,全队开拔!再有异议者,自行解散。”
一声令下,众士卒面面相觑,再也不敢多言,匆匆拿出自己的干粮啃食起来。
他们心中清楚,大唐军律森严,若是他们还想在军营立足,定然不敢违抗这命令。
唐昊的目光越过身后的三百甲士,瞥了眼身矗立的长安城,思绪万千。
当初,他来到这座城池的时候是被李府五花大绑,抬进这座城池的。
然而没想到的仅仅数月的时间,他就要离开这座城池,而且还是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遥想当初自己还是田埂上的一个放牛郎而已,不曾想这短短数月,已跻身到军营之中,做了这三千甲士的主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