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油泼得快了,整片的米饭被冲散,当场破相,连端上餐桌的资格都没有,刚才的努力全部白费。
若是油泼得慢了,米饭可以保持完整形态,但油温下降太快,导致过程中米饭吸收太多油脂,炸出来的锅巴油腻难吃,整道菜算是毁了。
只有像江枫这样,保持恰到好处泼油频率,以及泼油力度,使锅巴始终保持在将破不破的状态,才最是完美的。连续几大勺油泼下来。
锅中积下小半层油。
在浮力作用下,米饭飘起,与锅底分离。
江枫这才重新开大火,用以保持锅中油温。
沾满了淀粉的米饭,受到高温的作用,由柔软逐渐改变,发硬发脆。
之后就很简单了。
只要用大勺底按压中心区域,持续保持转动即可。
这样炸出来的锅巴,四周略微翘起,与锅底形状相近。
翻过来像是建筑物的穹顶一样,造型很是美观。
稍微炸制几分钟,等到锅巴外侧泛黄,内侧依旧发白,就可以捞出备用了。
另一旁。
江枫又重新烧起一锅底油,将事先腌制好的肉片滑入锅中,炒开炒散。
腌制的最后一步,江枫特意加了一层油封住肉片外层,这样保证肉片一直软软嫩嫩,不至于因为放太久而发干失水。
肉选取的是纯瘦猪里脊。
这是猪身上运动量最少,也最为软嫩的部位。
上面没有一丝筋膜,广泛用于各种炒菜。
本来江枫更倾向于使用猪的梅花肉,因为这个部位瘦肉偏多的同时,还有着一丝丝的肥肉纹理,吃起来味道同样很棒,还能多一份肥肉的香气。
但为了追求最极致的软嫩口感。
权衡利弊之下,他还是选用了更方便大众接受的里脊部分。
腌制调味过的肉片,用油简单滑开滑散,迅速加入切成片的姜蒜、以及切成窄条的泡海椒。
当那一丝丝的泡海椒下入锅中时,香香辣辣之中,带着一丝酸爽的香气爆开,瞬间让围观的众人胃口大开。肉片炒至发白,再锅中倒入一大碗开水,加入糖盐酱油调味,以及被撕成小块的木耳,改用小火煨汤。
这是一道调味很简单的菜品。
拼的主要是手法,而非调料的复杂程度。
趁着肉片还在小火炖煮,江枫回到之前的灶台,重新起锅热油。
油温八成略高,之前的锅巴重新入锅,再复炸一遍。
类似的复炸手法,很多菜肴中都有使用。
目的是使成品更为酥脆,同时逼出之前渗入食材的油脂,去除油腻感。
复炸的锅巴被重复沥油后,盛入餐盘中,等待浇汁。
旁边锅中一直小火慢煨的肉片汤,此时的火候刚好。
趁现在,立刻下入脆生生的黄瓜薄片,以及去皮切片的新鲜番茄,为整锅汤带来果蔬特有的小清新芬芳。
锅中下芡汁,勾芡,使汤头变得逐渐浓稠。
这是一种小酸甜口感的菜品。
为了确保酸味不流失,江枫一直等到了即将出锅之时,才在浓稠的肉片汤中,撒入三小勺醋。
烤油馍时制作的料油,江枫也没浪费。
从中取了一小勺明油,淋入肉片汤中,使味道酸甜可口的同时,多出一份细微的葱姜香味。
“即将制作完成,两位,久等了。
事先的准备工作终于完成,江枫一脸微笑,没有直接将浓稠的芡汁倒入盘中,而是先将装有锅巴的餐盘,端上一旁的餐桌。
端来餐盘的同时,江枫手中还高高举起装有肉片芡汁的大铁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