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信兵呼喝着从马上跳下来,吵吵嚷嚷地进了驿站。过了一会儿,里面才缓缓亮起了几盏灯,有老头儿从里面披衣挑灯出来,见了他们,就往里面让。
有信兵是经常走这条道路的,见了老头儿有些诧异,道:
“上个月这儿还是老徐头,怎么换了人了?”
那驿丞笑呵呵地道:
“小爷您不知道,老徐头熬到了年纪,回家抱孙子享天伦之乐去了!这个月才换了我来,我姓焦,您叫我老焦头就行!”
信兵们都是些年轻人,风风火火,呼啦啦地进了屋子,没人再在意他到底是老徐头还是老焦头,只吩咐他拿吃的喝的来。
老焦头一叠声应着,不多时,从里面端出了新鲜的瓜果,卤好的猪耳朵,又有热汤面和酒水。
一伙人吃着喝着,对新驿丞的手艺很是满意,大大夸赞着食物的美味。待吃完了,就到了后半夜,一路风尘仆仆,这些年轻人们也都累了,进了屋就横七竖八地躺下来呼呼大睡起来。
老焦头也回了屋,假寐了一阵,看看天色已经蒙蒙亮了起来。他起身,哼着小调儿,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羊皮袋,进了那些信兵们住的屋子。
“年轻人啊,可真是能吃能喝!看看这睡的,多香甜!”老焦头看着一个个鼾声如雷的信兵,自言自语道。
找了找,从他们中间找到一个匣子,十分熟练地打开了匣子上的锁,从里面取出一个个羊皮袋,就着晨光看着上面的名字,找到了杨万广三个字,老焦头嘿嘿一声,将自己带过来的羊皮袋换了进去,又将匣子合上,上好了锁头,这才轻手轻脚地带着换出的羊皮袋走了出去。
清晨的阳光真好,带着泥土的味道,混着青草的芳香,凉爽又舒适。老焦头在驿站里走了一圈,就哼唱着回了后厨。
不一会儿,后厨里升起袅袅的炊烟,一股香喷喷的味道传了出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