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宗基业,此为入主天京良机,唯有入京,方可平定漠北之乱。”】
选项重新回到初始画面。
陆成安还是没有犹豫,选择了第一个选择。
【“我平北君侯,功成平北而来,自正英十年来与晋王就藩太原十四余年,兢兢业业,镇守藩地,平定胡虏,为先帝所托,成安不敢忘。”】
【“而今诸君劝我先入天京,而后回师,可知天下大乱,自异族入关而始?”】
【“天京一日不破,晋地百姓一日不宁,为胡虏作乱,吾等将士,不思守边疆卫中华,只想逞一时之利,与长孙明等人又有何异?”】
【“诸将勿议,吾主在北,断不可弃,班师回晋,即刻行军,若有再论者,休怪吾剑不利否。”】
【陆成安斩断营帐中的案牍,将其一劈为二。】
【“本君侯若在北地,胡马安敢度阴山!”】
【你的声望在北地大幅度提升,你在大晟朝的民心大幅度提升,王师士气受损,济钰帝民心大幅度下降。】
【天京城出现大量士卒哗变。】
此时此刻,观战视角的汉王苏瑜舟已经不想说话了。
这还让陆成安从什么文啊?!
你可就给本王当一个护国战神吧!
晋王简直就是躺着捡了一个大便宜。
还需要玩吗?
陆神一人打全场了都。
.....
.....
.....
第38章 现在知道汉王怎么赢的吧?
以长孙明为代表的文臣集团请鞑靼入关,是一件极其无耻的事情,说个典型的案例,就是吴三桂请清军入关。
很多人说是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其实不完全是,他是一个纯粹的投机分子。
当时有三方势力,吴三桂可以选择,他没有选择南明,是因为南明太弱,内忧外患,朝堂内部争斗厉害,跟南明混死路一条,也没有选择闯王李自成。
李自成抢了吴三桂女人,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问题,最早吴三桂也是想投降李自成的,可李自成跟吴三桂存在阶级层面的问题,吴三桂看清楚了李自成对地主阶级的疯狂压榨和残杀,自己跟着李自成混,要么被猜忌,要么被迫害,明白了李自成和他不是一路人。
最终选择了背叛民族,投降清兵,引清军入关,一方面是这样做对自己的家族收益足够大,另外一方面清兵的胜算也远比南明和闯王大。
这直接影响到当时五千万的汉人人口,在这一场清兵入关的屠杀中,人口锐减至两千万人,清军有记载的屠城,更是罄竹难书,洗都洗不干净。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历史小说里穿清必反。
所以陆成安不可能不回援。
他宁肯不要社稷江山,也不会选择去当一个民族罪人。
这察哈尔部被放进来,其实就是跑进来打秋风的,所谓的漠北之约,实际上就是希望察哈尔部帮忙牵扯一下晋王的军团。
可察哈尔部哪里能想到对面说不打天京城就不打天京城,全部班师折返,跑过来清缴他们这支入关的部队。
察哈尔部这两万人,几乎是他们这一部能拿出来的全部精锐,就是想趁乱劫掠一番。
陆成安极快的反手,直接操控晋王麾下几座城池的部队,开始对这支游牧军团进行围剿。
【济钰五年八月,平北君侯陆成安于宁夏大破察哈尔部,察哈尔部溃败仅余千人残部,逃亡漠北。】
耗时许久,总算是把后方平定了。
【威震寰宇!】
画面骤然出现四个字,陆成安意识到自己一路狂揍胡虏,涨声望涨的飞快。
能打出这四字特效的时候,就证明陆成安的名望已经在整个大晟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济钰五年九月,长孙明发动政变,济钰帝苏知清投井而亡,立成王苏宁玦为新帝。】
晋王很惆怅。
跟自己斗了大半辈子的两位姐姐,都已经相继离世,自己的八皇妹被迫上位,估计也是傀儡一个。
思考一下,自己登基以后,是封陆成安当征北大将军呢还是直接封个异姓王。
“晋王殿下,该用午膳了。”侍女在外恭敬地喊话道。
“寡人不饿,不吃!”晋王苏瑾若直接回绝,她现在正在研究怎么大兴封赏之事。
她现在终于是知道汉王怎么赢的了。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