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怎么可能会屈尊人下,驾驭不住,终究还是被反噬了。”
晋王府。
晋王委屈巴巴地嘟着小嘴,“爱卿何故负我啊。”
此时的晋王心里很难受,很委屈。
躺在床上,被子捂着脑袋。
而陆成安则是进入了君权时期,他的所有功能界面彻底开放。
【完成成就——倾权天下】
【触发一身正气特殊事件!】
【元光七年八月,代行君权的平北君侯陆成安于天京城安民门外立下石碑。】
【上面仅仅题了七个大字——是非功过后人评。】
【自此,《是非碑》后,开始了平北君侯陆成安代行君权的统治时期。】
【元光七年九月,早朝。】
【群臣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向你跪拜行礼。】
【你俯视着台下的群臣,他们匍匐着,他们恭顺地高呼着你的名字,可你却并不开心,你仿佛看穿了一切,看到了所有,看清楚了他们埋藏在心中的野心。】
【君不负我,我何负君?】
【这权柄上的倒刺,将由我来为你们斩棘披荆。】
【哪怕背负上一世的骂名。】
【你抚摸着腰间的剑,早朝正式开始——】
陆成安看着闪过的内容,此时的他深深体会到了洪武大帝的痛。
他还活着的时候,有着这样超然的声望,就有人敢对着晋王暗中出手,想着法来争权夺利。
现在他再不想办法清扫这些被世家牢牢捆绑在一艘战船上的士大夫。
今日的晋王,那便是以后的苏为英。
把你们这帮乱臣贼子全部杀光。
陆成安的眼眸闪过杀机。
.....
.....
.....
第42章 整顿吏治、三征漠北!
陆成安现在有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在民间的声望极高,但是声望是会掉的。
无论是有正当理由,还是非正常理由,嗜杀大臣都会降低声望,不...与其说是降低声望,不如说是声望会成为负面形象的声望。
而其中的差别无非是,利用正当理由杀大臣,降低的声望低一些,不讲道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乱杀大臣就是猛掉声望。
不过也有意外,出现在特殊事件中的大臣,是可以随便杀,且是涨威望的。
比如说结党营私公开作乱、密谋造反的,只要能形成一个事件线,进入史记资料中的,杀了都是涨声望值的。
而当统治者的声望过低,会出现大臣造反、世家叛乱、平民起义、异族入侵等等事件。
晋王在位的时候,因为早期陆成安是晋王的臣子,所以声望是连带着一起涨的,只不过陆成安是更高的一方,而晋王那个声望值,放在基本的统治上,已经够用了。
现在的问题是,大晟朝的吏治方面问题严重,而且世家的影响力已经非常大了。
俗话说百年的王朝,千年的世家,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世家对于一个朝代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威胁的,毕竟世家掌握着文化,掌握着知识的传承。
文化人出的多,官员大部分的来源也只能在世家里找人。
而所谓的寒门...
更多指的是那些小世家,或者曾经家里祖上厉害过,后来没落的家族。
因为真正的农民阶级,是很难接触到知识的。
在各个朝代中,世家影响最严重的,一个是晋朝,一个是唐朝。
晋朝的情况不想多提,唯一一个被蔑视的大统一王朝。
唐朝的话,世家掌握了天下大部分的田地,毕竟当时封建社会的商业不发达,拥有很多的田地往往意味着拥有更多稳定的收入,所以大地主和大官僚自然都是乐此不疲的兼并土地。
然而他们兼并土地多了,很多农民肯定就没有了土地,情况好一些就是农民沦为佃农,勉强有口饭吃,情况不好了,遇上灾年之类的。
大家伙儿就学东汉末年那位驱雷掣电的大法师,一人一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开始起义。
不给活路是吧,反他妈的。
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王朝活不过三百年,因为三百年几乎是封建社会土地兼并的极限。
到了那会儿,就是社会矛盾激化的年代。
而历史是一个可怕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