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就能拿捏掌管此案的官员,甚至长孙明在正英帝在位时没有任何异心,由此可见自己这位‘岳父’还是有些能力的。
倘若自己在这里锋芒毕露,以为自己是穿越大爹,想着自己既然已经抱上了‘汉王’的大腿,完全可以在‘汉王’麾下,尽显才华,这边捣鼓那边捣鼓,到处抄诗炫耀才华,再整个娃儿出来。
那十有八九是吃不了兜着走。
下场大概率会和模拟中的走向相似,不是被流放就是找个理由弄死,毕竟成了女帝的丈夫,当皇帝的也是要怕这个社稷江山被人骗走的。
当然,成为藩王的驸马,可能就不用那么担惊受怕了。
如此危险的‘岳父’,给陆成安的压力拉满,如果自己想要在汉王或者其他皇女的身旁待着,最好还是闭目养神,躺平为主。
“陆兄,你怎么在这?”
忽然一个充满惊喜的声音从耳边响起。
陆成安转头。
一个风度翩翩的书生拱手行礼道:“你也是来参加诗会的?”
“不是,我没有,你别乱说。”陆成安听到‘诗会’,立刻是来了应急反应。
无论什么历史小说,都要写一下沾点噱头的‘诗会’,十个主角,九个在这里名声鹊起。
从此走上什么风流才子,被什么清倌人心心念念的剧本。
接着就被达官贵人看上,皇帝念及才情,直呼‘爱卿大才’。
这都多少年的烂俗套路了。
我的梦想可不是嫖仙柳永啊!
苏瑜舟看到陆成安有些犯难的表情,很快走到陆成安的身前,面对那个书生冷声道:“他是来陪我过七夕的,怎么了?”
那个书生面露诧异之色。
然后呆滞了几秒钟。
顿时用着恭喜的语气调侃道:“陆兄,你小子行啊,这才放榜几天,你就被人榜下捉婿了?”
“不知道这位千金,何方神圣?”
“在下是陆成安的同窗挚友唐易。”
苏瑜舟听到这个名字,来印象了。
这是一张货真价实的白卡。
三维面板中只有才识和道德都过了平均线,但其余数值都很低。
由于有一个词条印象深刻,所以她记得很清楚。
【唐易,事功学说创始人陆成安的同窗益友,江浙一代事功学说最初的发扬人,死于政斗。】
陆成安写过很多诗赠友人,唐易是获赠最多的那个。
说实话。
现在最懵的人还得是唐易。
别人被榜下捉婿,那都是被什么歪瓜裂枣给相中了。
这陆成安是什么狗运。
这位官家千金,光看这面相就知道不是什么普通人。
.....
.....
.....
第76章 晋王殿下的亮剑精神!
陆成安对眼前这个书生还是有些印象的。
同窗。
还是一起进的京城。
考完了,唐易还自己掏银子在京城办了一个什么江浙学子的临时‘酒会’,其实也能说是‘诗会’。
在江浙士子圈内,唐易的风评不错,因为他舍得用银子,豁得下面子,所以和谁关系都不错。
至于诗会在这里那么流行,也没办法。
毕竟在古代这个环境中。
又没有什么好玩的,总不能兄弟们考完试了,就跑青楼里头爽一爽,这多少是有伤风化的,最起码也要装腔作势一段时间,实在憋不住了,你偷偷去也是可以的。
成群结队,招呼人去,你不嫌丢人,一个地方出来的士子还嫌丢人呢。
文化人还得有一些文化人的交际方式。
什么酒会,诗会就成了读书人相互之间的风雅之事。
毕竟以诗会友,还是一件挺有风度的事情。
而这年头的读书人,对于地方的归属感是很强的,同一个地方出来的,难免都要帮衬一下。
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以地方为主的小集团出来。
所以很多‘诗会’都是以一个地方出来的士子组成一伙儿结伴而行,像这种七夕,往往是一些自诩为才子的人,想要大出风头的日子。
画舫勾栏也会为了吸引这些人,办一些极具噱头的诗会,在这上面请来什么名头极大的清倌人来充当场面。
这一下子就戳中了很多读书人